面孔。

殿上,皇帝劉閔高坐龍椅,眉頭緊鎖,目光如炬,審視著下方的每一位臣子。而他的案前,擺放著方令舟的奏摺,字裡行間透露出的急迫和嚴峻,讓整個大殿的氣氛都變得異常凝重

“諸位愛卿,方令舟的奏摺,你們也看過了。”劉閔的聲音在大殿內迴盪,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說說吧,有何良策?”

門下省左諫議大夫王增懷率先出列,他身材修長,雖已年近五旬,卻還是面如冠玉,聲音清朗:“陛下,北豫局勢危急,若不及時平定,恐將動搖國本。臣以為,應立即下撥錢糧,增兵北豫,助方將軍早日平定匪患。”

“增援?他方令舟手握重兵,連一群山匪都對付不了,還要朝廷增援?”戶部侍郎宋紹康冷哼一聲,“王大夫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要朝廷出兵出糧,殊不知國庫早已空虛,哪來的錢糧予他?”

“宋侍郎,國庫當真空虛嗎?”淡淡的聲音,將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過去。

宋紹康看了他一眼,眉頭微皺:“盧相此話何意,大殿之上,本官還能扯謊不成?”

這位盧相,名叫盧公亮,年紀六十有三,鬚髮皆白,卻仍是精神矍鑠,官拜中書省中書令,行宰相之職。

“扯不扯謊的,宋侍郎心知肚明。”盧公亮看也不看宋紹康一眼,依舊雲淡風輕地說道,“去年賈淼在北豫查抄的錢糧不計其數,時至今日,三州之地並無大量用錢的地方,國庫如何就空虛了?”

他頓了頓,意有所指地說道:“還是說,有人中飽私囊,守著個金山眼熱,偷偷揣到自已懷裡了?”

“好了!”劉閔出聲打斷,心裡暗罵盧公亮沒完沒了。

要說起這位盧相,還要說一說北豫的那些世家大族。

當初賈淼以通敵叛國之罪,辦了以陳家為首的各大家族,後來密令司又將那些不清不白的家族族長押解離開天中縣,本想著進京受審,哪知在途中遭遇了流寇,所有族長無一倖免,皆死在流寇刀下。

當然,究竟是不是流寇為禍,已是無從考證,反正都是密令司正謝無赦一張嘴說出來的。

因為這件事,朝廷內也是爭論了很長的時間,最後也只是將謝無赦罰俸一年,鞭笞三十,不痛不癢的草草了事。

而以陳家在內的各族族人,但凡在朝中任職的,皆被劉閔以叛國連坐梟首示眾,其中陳家在朝的三位重臣,都是這位盧相的門生。

而那位戶部侍郎宋紹康,便是北豫另一大家族,宋家的族人。

宋陳兩家,不論是生意場上,還是官場上都向來不和,尤其在陳家被下旨滅族之後,宋家便已迅雷之勢收置了陳家的大部分產業,一舉成了北豫最大的家族。這就更讓盧公亮氣惱了,從那以後,更與宋紹康這位宋家的鼎立門戶,成了不死不休的敵人。

若不是宋家有眼力,月月都拿出大筆銀錢上繳皇帝內帑,劉閔不願斷了這個財路,一心偏著宋紹康,只怕他早就被盧公亮以各種理由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