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平大哥,提醒他務必小心行事!另外,我不管你們用什麼辦法,是在軍中挑選斥候探馬也好,召集「玄衣力士」也罷,儘快給我找到羅不辭的位置!”
他的語速極快,又字字有力,頓時將一股急迫之情,傳遞到秦光和楚江的心裡。
“是,屬下這就去辦!”二人抱拳領命,抬腳便走,剛出了帳,正撞上去而復返的崔琰。
兩人視而不見,疾步遠去,項小滿倒是微微皺眉,先開了口:“崔郡守還有事?”
崔琰快走兩步,進入大帳,拱了拱手,從懷裡掏出一張紙:“主公容稟,琰方才寫下一紙招降文書,不敢擅專,特請主公過目。”
項小滿頷首,接過那紙快速掃過:
「諭臨倉諸縣官民書。
冀北義軍統帥項瞻,告四方賢達:
蓋聞聖主伐罪,必先諭以天道;仁師征討,務在安民為本。
今朝廷失德,賦斂如虎,致使蒼生易子而食,析骸以爨。
本帥提義師,奉天討逆,月餘連克十數城,非窮兵黷武,實解民倒懸。
觀爾臨倉之勢,羅不辭潰兵幽州,陸靖言夜遁棄印,此非天厭舊朝之明證?
今我雄師環伺,鐵壁合圍,猶聞城中老弱啼飢之聲不絕,傷卒哀嚎之音相聞,諸君縱有經天緯地之謀,萬夫不當之勇,焉能逆天時而動?
請聽我一言:
羅氏舊部:主將已如驚弓之鳥,君等何苦死效愚忠?
地方豪右:百年基業,安忍付之一炬?
黎民百姓:吾軍所過,市肆不驚,耕樵如故。
限書至之日,懸素幡於譙樓,率先歸順者:官吏留任原職,士紳田宅具保,百姓免賦三年。
若負隅頑抗,則霹靂車發,火龍箭至。嗟爾城中人,勿謂言之不預也,獨不見幽州城外累累白骨?
順天十六年四月十四,臨倉郡守崔琰代筆敬書。」
項小滿看完,心中暗贊,這崔琰當初不愧是羅不辭帳下主簿,文筆倒是犀利。
他看了崔琰一眼,沒有多說什麼,轉過身,將勸降書鋪在帥案,提筆劃掉「順天十六」,改為「己酉」二字,然後遞給崔琰:“就這樣寫,加緊摘抄,派人送往各縣。”
崔琰接過一看,微微頷首,摺好塞進懷裡,隨即告辭離開。
項小滿又在帳內坐了一會兒,便也起身去看望柳磬了。
……
一日夜,璋城內外一片肅殺,到處都充斥著兵甲的鏘鏘之音,就連空氣裡,似乎都瀰漫著山雨欲來的鐵腥味。
翌日,通往臨鄉郡的官道上,煙塵滾滾,遮天蔽日。?
八萬大軍浩浩蕩蕩,大纛高高飄揚,項小滿果然自領先鋒,與張峰一起率一萬鐵騎走在最前面,其後是三萬鳳翥輕騎,馬蹄聲如悶雷滾動,氣勢駭人。
再後則是三萬旋龜重甲步卒,步履沉穩如山,負責押運糧草輜重的隊伍蜿蜒其間,無數車輪碾過大地,轟鳴沉重連綿不絕。
道路兩旁,被驚起的鳥兒久久不敢落下,在大軍上空盤旋許久。有幾隻似乎又被其他方向的動靜吸引,飛過璋城,掠出近百里,停在一個城門洞開、譙樓頂懸掛的白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