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lass="tt-title">第635章萬死不辭

賈淼最後瞥了一眼那份奏報,緩緩來到大堂門前,仰望長天。

天清氣朗,和風習習,天空中掛著幾朵白雲,像是被風吹散的棉絮,隨意地飄蕩著。

他感受著風和日麗,沉默良久,深吸一口氣,又緩緩吐出,輕聲說道:“派人繼續盯著冀北吧,一旦有兵馬調動,立刻來報,至於羅不辭與武思惟那邊……”

其實,他是打心眼裡不願監視這兩位忠臣的,奈何皇命在身,職責所在,他又不得不這樣做。

他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繼續暗中監視,萬不可打草驚蛇,若是被發現,立即自盡。”

戴敦元躬身領命,邁步離去。

……

另一邊,冀州中部,上方郡冀州城刺史府庭院內,一名年有四十五六的中年男子,正在舞動一杆三稜鑌鐵槍。

其槍法剛猛無鑄,勢大力沉,僅是散發出的簌簌勁風就讓人無法靠近。

有道是「衝鋒陷陣第一人,萬死不辭羅如虎」,說的正是這鼎鼎大名的大召六虎臣之一,冀州刺史羅不辭了。

少頃,一套槍法耍完,羅不辭收槍而立,卻是氣定神閒。

他接過小廝送來的手巾,胡亂擦了兩下臉,便將鑌鐵槍一併交予小廝,邁步走向不遠處的涼亭。

“子明,過來坐!”他招了招手,把一直看他練武的劉耿叫過來。

兩人相對而坐,劉耿說道:“羅刺史的槍法,可稱得上我大召第一人了。”

恭維的話好聽,羅不辭也受用,哈哈一笑,連喝了幾杯水,才說:“你也不賴,刀槍雙絕的美譽,可不是誰都能有的。”

劉耿苦笑一聲,捏了捏自己的腿,悵然道:“末將不過一個殘廢,哪還擔得起這等謬讚。”

羅不辭濃眉微蹙,下意識地往劉耿腿上瞥了一眼,眼神中閃過一絲不忍,無奈地搖了搖頭。

劉耿已經在他這住了有段日子,之前發生的事也都與他講了。他不是劉文康,自然不會像伯父對待侄兒那般用心開解,起初還能寬慰兩句,可劉耿提得多了,他也不知該說些什麼。

長舒了一口氣,直接改了話鋒:“這冀州的局勢,越來越複雜了。”

劉耿愣了一下,不知是沒從憂傷中走出來,還是沒想到羅不辭話語的跳躍,沉默半晌,才皺眉問:“不知您是在指什麼?”

他也不是在揣著明白裝糊塗,東召三州自立,不僅讓豫州的方令舟嗅到危機,也讓冀南的高順等人變得小心翼翼。他們原本在漁陽郡屯兵十數萬,準備一舉攻進冀州腹地,最後卻因為忌憚東邊,無奈罷兵撤軍。

眼下這北方六州,那是各有各的地盤:表面上是西召朝廷單獨為一方,冀北項氏義軍與幽州宇文崇澤交好,東召三州都督雖各自為政,但念著往日情分,也不會相互攻伐。

而冀南的高順、鄭彪、魯進寶三人,依舊是同盟關係,至於方令舟,還是盤踞在北豫,不敢輕舉妄動。

要說這冀州局勢複雜,也是出於還在羅不辭掌控的冀中、冀西和冀東幾個郡,除了冀西背靠雍州,北、南、東三個方位全是強敵。

只是當下的氣氛很微妙,除了上述交好的幾方勢力,誰也不知道哪個和哪個是什麼關係。

他防著他,他也防著他,互相掣肘之下,誰也不敢輕易動兵,火藥味雖是瀰漫,大規模戰爭卻已經數月沒有出現。

然而,誰也知道,這種微妙的穩定是極為脆弱的,一旦有勢力打破這種平衡,就極有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能在這個時候割據一方的,哪個也不是蠢貨,都懂得坐收漁利的好處。

劉耿的腿雖殘了,腦子卻沒壞,剛剛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