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lass="tt-title">第616章疑心大起

此言一出,朝堂內頓時響起一陣議論。

尚書省兩位宰相對視了一眼,右相裴渙便站了出來,躬身道:“陛下,戰火不止,百姓本就苦不堪言,若此時再加賦稅,豈不是自取滅亡?”

這位裴渙,與內斂的楚臨丞相比,倒是張揚外放了不少,雖年老體衰,喘疾纏身,卻還是直言不諱。

劉閔念著他兩朝老臣,忠心直諫,心中雖有不悅,卻還是和顏說道:“裴相是否有些危言聳聽了?”

“冀州之亂猶在眼前,又豈是危言聳聽?”裴渙又說,“數月前,就是因盧公亮強行徵糧以致民怨沸騰,冀州烽煙四起,更使羅不辭後方不穩,無奈撤軍,幽州重陷宇文崇澤手中……”

他說到情深,屈膝跪地,“您下令將盧公亮斬首,其求饒告罪之音還在這大殿之內迴盪,老臣請陛下三思,萬不可重蹈覆轍。”

劉閔微微皺眉,目光在裴渙身上停留了片刻,隨後緩緩掃過朝堂內的眾臣。

眾臣反應各有不同,或低頭沉思,或竊竊私語,或面露憂慮,抬頭注視著殿上,似乎在等待皇帝的決斷。

而裴渙,依舊跪伏在地,濃重的喘息聲在這殿內顯得格外清晰,許是太過激動,鬢角還有細汗流下,但其眼神卻異常堅定,絲毫沒有退縮之意,彷彿已經做好了迎接任何結果的準備。

劉閔沉默許久,才輕輕嘆了口氣,聲音低沉:“裴相忠心為國,朕心甚慰,但如今國庫虧空,戰事未息,若無足夠的糧草和銀兩,如何支撐前線將士?”

裴渙猛地抬頭,目光直視劉閔,拱手急道:“陛下,老臣並非反對增加賦稅,只是也該把握好時機,此時加稅,百姓恐難以承受。不如從國庫中撥出部分存糧,先解燃眉之急,同時削減不必要的開支,以緩解財政壓力,待戰事稍緩,再徐徐圖之。”

劉閔輕輕搖頭,起身來到裴煥面前,親手將他扶了起來,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隨後在殿內緩緩踱步,邊走邊說:“朕也不瞞你們,之所以加稅,是因為要補充兵力。”

他頓了頓,環視眾臣,見所有人都在認真聽著,又繼續說,“自朕登基以來,我朝兵力從未低於五十萬,鼎盛時期更有八十萬之眾,可現在呢?”

“曲陽郡一戰,二十萬冀州府兵死傷殆盡,不到五萬的殘兵敗將,或逃或投降逆賊,僅剩羅不辭麾下八萬黑甲軍,三面受敵;而雍州府兵不斷往上陽關增援,也已消耗了七七八八,同樣僅剩武思惟手中那不到七萬的黑甲軍,苦苦支撐。”

他瞥了眼劉文康,語氣稍顯冷漠,“一個柳溪村,一個岷洮,不過區區彈丸之地,就接連折損了梁王府近六萬兵力,他手裡滿打滿算,也只剩五萬雍北邊軍,你們自己掰著指頭數數,我朝可用之兵還有多少,又能否應對各處叛軍?”

隨著他最後一句話說出,劉文康自覺面上無光,一臉羞慚的跪了下去,眾大臣紛紛投去目光,殿內再次陷入沉寂,就連裴渙也只是張了張嘴,不知該說什麼。

“起來吧,現在跪,又有何用?”劉閔淡淡地丟下這一句,轉身回殿上坐下,又說,“徵兵事宜刻不容緩,加稅之事同樣勢在必行。”

他一頓,陡然提高聲音:“劉文康!”

劉文康身子一顫,連忙應聲:“末將在。”

劉閔冷冷地說:“你當年未經允許而掛印封金,出世後又接連戰敗、損兵折將,朕念你昔日之功,不曾處罰……”

“末將謝陛下隆恩!”

“別高興的太早了!”劉閔又說,“雖不降罰,卻也難恕戴罪之身,徵兵事宜便由你來負責,朕給你兩天時間,會同兵部和工部,商議出一個切實可行的章程,辦好了,過往罪責不予追究,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