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令舟不以為然,笑聲依舊在牢房中迴盪,充斥著滿滿的自信,甚至是,狂妄。

荀羨靜靜地聽著這有些癲狂的笑聲,輕輕嘆了口氣:“方令舟,你機關算盡,卻忘了人心難測。”他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一股穿透人心的力量,“你自以為掌握了一切,卻不知這天下,從不缺英雄豪傑。”

方令舟一怔,笑容凝固在臉上。不知怎的,腦海之中突然莫名閃過一個年輕的臉龐,那種超越年齡的沉穩與狠辣,讓他不由自主的蹙起了眉。

他盯著荀羨,眼中閃過一絲殺意,對方這種不屈不撓的眼神,彷彿能看穿他所有的偽裝,讓他極為厭惡。

“哼,荀羨,你的話太多了。”方令舟冷聲說道,轉身欲走。

“方令舟!”荀羨再度開口,“你可曾想過,若是你敗了,你的家人會是什麼下場?”

方令舟腳步一頓,牢房內的氣氛瞬間變得壓抑,讓人有些喘不過氣來。荀羨的話如同一根針,刺中了他心中最柔軟的部位。

他轉身,目光如刀,聲冷似冰:“成王敗寇,自古如此。若真敗了,我無話可說。”

方令舟語氣決絕,卻也無法撼動荀羨的平靜,彷彿一潭深不見底的湖水,無論投下多少石頭,都無法激起半點漣漪。

“荀羨,我會讓你親眼看著我攻破邯城,希望你能好好保重身子,活到那一日!”說完,方令舟再不回頭,大步走出了牢房,沉重的木門在他身後轟然關閉,發出沉悶的迴響。

荀羨依舊端坐,眼中的平靜終於有了些許變化,那是一種難以訴說的複雜。方令舟的野心和自信讓他心慌,他似乎已經預見,這場叛亂,或將成為傾覆整個大召王朝的引線。

牢外,天空湛藍,陽光明媚。

三月天春意盎然,萬物復甦,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鄴邱城似乎並沒有受到戰亂的影響,街道上的熱鬧與往常無二,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充斥著歡聲笑語。

方令舟騎在馬上,感受著這一份和諧與安寧,在荀羨那裡受的氣也消散了不少。他在街上轉了很久,回到將軍府時,已是夜幕低垂。

府內燈火通明,只有幾個僕人在忙碌著,顯得很是寧靜。他穿過長廊,來到後院,見方好的書房亮著燈,便走了過去。

此時的方好正坐在書案前,手中拿著一卷書,秀眉微蹙,神情專注,似乎在思考著什麼。見方令舟進來,連忙起身行禮:“爹,您回來了。”

方令舟點了點頭,走到書桌前,目光落在方好手中的書上:“今天在看什麼書?”

“《太宗經略》。”方好將書遞給方令舟,“這本書中記載了不少兵法策略,與我們現在的局勢頗為相似,我在想,或許能從中找到一些應對之策。”

方令舟接過書,隨意翻看了幾頁,又遞給方好,眼中露出一絲心疼:“辛苦你了。”

“也就是隨便翻翻,何談辛苦呢。”方好將書放到一邊,扶著方令舟坐下,給他倒了杯茶,問道,“您今日去見荀羨了?”

“見了。”方令舟抿了口茶,無奈的搖頭嘆道,“唉,一如既往地頑固啊。”

方好淡淡一笑,轉身又拿起之前那本書,說道:“這本書闡述為君之道,主張清心寡慾,勤勉治國,關鍵在於因勢利導,順應民心。”

她頓了頓,笑道,“爹爹最近的所作所為,倒與這書上所述頗為契合。”

方令舟一時沒明白自已閨女要說什麼,皺了皺眉,又拿起茶杯喝了口茶。

“爹,您覺得荀羨此人如何?”方好又問。

方令舟微微一怔,心裡雖然對荀羨有諸多不滿,但還是實話實說:“「青石清風」,並非浪得虛名。”說完,又一改話鋒,“可惜,這樣的人,卻站在了我的對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