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急報!”

項小滿一聽是臨倉郡,不由心中一緊,忙道:“進來!”

帳簾掀開,一名風塵僕僕的傳令兵疾步搶入,單膝跪地,雙手高舉一節竹管,喘息著大聲道:“啟稟主公,陳洵將軍急報,臨倉全郡二十餘城並大小堡寨,盡懸素幡歸順,崔琰郡守正主持接收事宜,安撫官吏百姓!”

帳中眾人聞言,皆是精神一振,原還因攻城行動未敲定的壓力,瞬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抹輕鬆和激動。

項小滿接過竹管開啟,快速看了起來,其中內容分兩段,前一段是順利受降各縣的過程,他看得連連點頭,可當看到後半段時,不由再次蹙起了眉。

「……五縣城防都尉同麾下城防軍,並各堡城駐軍,共計七百六十人,集體消失,去向不明……」

他緩緩唸了出來,其餘三人一聽,同時面露驚異。

“消失?這是什麼意思?”張峰脫口問道。

項小滿沒有應聲,目光一凝,銳如刀鋒,射向傳令兵:“陳洵可派人追查了?”

“回主公,陳、蘇二位將軍當日便派人追查,但直到小的出發前,仍未發現任何蹤跡,特命小的星夜兼程,快馬報與主公定奪。”

項小滿聽完,倒是沒那麼在意了:“不過六七百人,又能掀起多大風浪?既然這麼久都沒查到,許是已經逃回冀州城了。”

張峰亦有所感,認同的點點頭,林如英想說什麼,卻被裴恪搶了先:“主公不可掉以輕心,若他們真逃回冀州,倒也無需在意,只怕他們聚在一起,流竄於臨倉郡內,六七百人的城防軍,可不是那些山匪流寇可比的。”

“你的意思是……”項小滿皺起了眉,“他們也許會落草為寇?”

“正是。”裴恪應道,與陳洵、蘇新覃二人所慮不謀而合。

項小滿看了一眼林如英,與之對視,也從她的目光中看到一絲擔憂。不由心念微動,在沙盤前緩緩踱起步子,心中暗忖,真要落草為寇,確實是一大隱患,他們都受過軍事訓練,極有可能以各種方式壯大實力。

冀北和幽州墾荒事宜幾乎快要結束,進入初夏,氣溫回升快,雨水充沛,臨倉郡也可酌情翻耕土地,若現在費心費力的去追查他們,是否又得不償失了?

他心中反覆思量,最後有了決定,回到帥案前坐下,提筆舔墨,運筆如飛:

「陳洵,蘇新覃,崔琰並啟:

臨倉歸附,三位功勳卓著,眾將士辛勞,我心甚慰。

值此農忙時節,民生為要,著爾等即日頒行《勸農令》,昭告新附諸縣:凡歸順百姓,無論新墾舊田,免賦三年。

各府庫開倉,按戶平價借貸糧種;官府牽頭,協調鄉里,確保耕牛、農具流轉使用;各級官吏,務須深入鄉野,督勸農耕,解民所急。

崔琰總領其事,予以生殺大權,若有陽奉陰違、藉機盤剝者,無論官職大小,軍法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