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科普經濟學 (第1/2頁)
大明:我爹是朱元璋免費閱讀 狼多多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這就對了嘛!”
車裡王府,眼看著朱標心不甘情不願地把腰帶解了下來,朱銘得意一笑,隨即叫來侍從。
“給本王記下,常大人將貼身腰帶以一百兩銀子抵押在本王府上,為期一個月!”
看著在朱銘身旁奮筆疾書的王府侍從,朱標臉都綠了。
這事要是讓別人知道,他這個太子爺的臉往哪擱?
“得了王爺,民間抵押的規矩我心中有數,您還是別唸了!”
“好吧!”
朱銘也不好讓客人太過難看,等侍從將字據寫完之後,便把侍從打發下去,隨後轉頭道、
“有什麼問題儘管問吧,本王一定認真解答!”
朱銘的臉上擺出一副認真的表情,好歹收了人家的東西了,他一會回答問題也不能太敷衍不是。
面對這個代價極大的提問機會,朱標自然也不會將他白白浪費。
反正老朱讓他考驗考驗朱銘的能力,那他正好把問題往難了問。
最近的朝堂上有什麼疑難問題呢?
有了!
朱標沉吟片刻,眼眸中露出一道精光。
既然他這個大哥這麼財迷,那他正好提一個跟錢有關的問題。
“近來有人向朝廷提議,說我大明當下貨幣流通不便,世面上流通的銅幣不足,鐵幣太過沉重,而銀子在進行小數額買賣的時候又十分不方便,所以希望朝廷能用紙筆來代替原本的銅幣和鐵幣!”
“這樣一來,不僅能解決貨幣流通不便的問題,相比於沉重不便攜帶的銅幣和鐵幣,紙幣在攜帶過程中也更方便一些,不知王爺以為這個提議如何?”
朱銘的眼眸中閃過一絲驚詫之色。
這不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大明寶鈔嗎?
作為穿越之人,對於大明寶鈔這四個字,朱銘可是再熟悉不過了。
說起來,大明寶鈔應該算得上是華夏曆史上最早發行的紙幣了。
就像朱標剛才說的那樣,明朝發行大明寶鈔一開始是為了解決民間錢幣流通的問題。
至於民間的錢幣為何會流通不便,這就要提起大明的一項奇葩國情了——
大明沒有錢!
當然了,這個沒錢只得並不是國家或者百姓的貧困。
明初在老朱一系列休養生息的國策下,大明的生產力還是得到了不錯的恢復,百姓和朝廷相對來說也是不窮的。
而所謂的沒錢,指的是世面上缺少流動的貨幣!
過去的朝代,往往鑄造銅錢作為市面上最普遍的流通貨幣,大明原本也想如法炮製,可在施行過程中,大明的統治者卻發現了一個要命的問題——
大明朝各地的銅礦非常稀少,以至於根本支撐不起足矣在世面上流通的銅幣產量!
至於同樣有貨幣屬性的白銀,一方面,就像朱標所說的,在進行小數額交易的時候太不方便,另一方面,華夏這片大地自古缺少金銀這樣的重金屬!
於是乎,大明很快便陷入通貨緊縮的局面。
大明寶鈔正是在這種局面下被朝廷發行出來的。
原本,大明寶鈔寶鈔發行之初,的確起到了緩解通貨緊縮的作用,但可惜的是,明朝君臣並沒有與發行貨幣相關的經濟學知識。
於是,在之後的歲月中,由於貨幣超發等一系列騷操作,大明寶鈔越來越貶值,以至於出現了厚厚一沓大明寶鈔,只能買小半斤糧食的情況!
想到這裡,朱銘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發行紙幣當然是個不錯的想法,不過本王很想知道,那個提出發行紙幣的人,是否考慮過這麼幾個問題——”
“發行的紙幣是否有與之錨定的上品或者貴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