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在朱標打算敲打敲打這位膽大包天的車裡王的功夫,朱銘卻先開了口。

“如果本王沒猜錯的話,常大人此番是為了本王搶親一事來的吧?”

一絲驚詫的神色從朱標的眼底一閃而過,

原來這貨居然還知道自己犯了事?

朱標無奈地嘆了口氣。

“既然王爺知道在下為何而來,趁著陛下還沒有降罪,王爺還是趕緊向陛下上一道請罪的摺子吧!”

朱標之所以如此建議,完全是出於兄弟情義。

這位老大哥的身世,朱標之前也在馬皇后那裡聽到一些,一向心善的朱標當然不希望這位身世坎坷的老大哥在好不容易享了幾天富貴之後,便被父皇奪了王位。

可讓朱標意想不到的是,面對他的好心建議,朱銘卻是冷哼一聲。

“本王又沒有犯錯,為什麼要請罪?”

朱標立馬皺起了眉頭。

“王爺難道不知道現在這幾年,是朝廷與雲南當地土族改善關係的關鍵時機嗎?”

見朱銘不識好人心,朱標的言語也不再那麼客氣。

在他看來,單單是與當地土族交惡這一點,不論朱銘搶親有沒有正當理由,都是錯的!

畢竟,大明朝廷在雲南的統治根基尚淺,若是沒有當地土族領袖的配合,朝廷的政令是很難在雲南順利施行的。

阻礙朝廷施行政令,這不是罪,又是什麼?

可面對朱標的詰問,朱銘卻是一聲冷笑。

“常大人不會認為,只要我們對這些土族客客氣氣的,這些土族就能乖乖聽話吧?”

“當然不是!”

朱標皺了下眉頭。

雖然朱標平日裡也對父親朱元璋為政太過剛猛有些意見,但作為大明太子,他自然也明白,治理天下,是要恩威並施的。

只不過在朱標眼中,此前藍玉和沐英平定西南之時,已經給雲南當地的土族留下了極深的心理陰影,現在對於雲南當地的土族,還是應該以安撫為主。

而這也是大明在西南相繼設立三宣六慰的原因。

“常大人莫非認為,雲南當地的土族真的都被大明嚇破了膽,對朝廷百依百順嗎?”

說話間,趁著朱標詫異的功夫,朱銘從懷裡掏出厚厚的一摞紙甩到身前的桌案上。

“這些都是本王收集到的平緬宣慰使思倫發平日裡貪贓枉法的罪證,不知思倫發乾的這些腌臢事,朝廷是否知道?”

朱銘的言語中帶著一絲戲謔的語氣。

將桌案上有關思倫發的罪證從頭到尾看完一邊後,朱標也怒了。

朱標一個機靈從桌案旁站起。

“老賊當真是不知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