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龜茲鎮官衙,是雲初瞭解大唐國力民生的最好的課堂。

眼看著日頭漸漸升起,雲初讓侯三看好這些文書,自己匆匆的回到桑林準備做飯了。

大鍋裡的羊肉已經煮的軟爛,雲初撈出煮好的羊肉放在一邊晾涼,把骨頭全部剃掉,又把肉切成片,讓清亮亮的羊湯繼續沸騰。

桑樹下的菜園子裡割了一些蔥,三兩刀剁成蔥沫,把羊湯裡面的松木棒子塞進火眼裡壓壓火,讓羊湯處在似滾非滾的狀態裡,眼看著閃著光的羊油覆蓋了湯麵,雲初就掀開陶甕,從早就醒發好的麵糰上扯出一個頭,兩隻手稍微抖動一下,一條細細的麵條就出現了。

然後,在方正等人驚詫的眼神中,雲初的兩隻手不斷地抖動,奇怪的是那一團面竟然乖乖地被扯成一根細面。

這一根面不斷地在雲初手上翻騰,一頭已經落進了羊肉湯鍋裡,另一頭還在陶甕裡成團狀。

一根面,就是一碗麵,西北人常吃的拉條子就是這樣,只要開始扯麵了,速度就慢不下來。

煮熟的面漂在羊湯上有快子頭粗細,撈進碗裡就會變成快子尖粗細,很方便入口。

等麵條已經飄滿羊湯表面的時候,雲初就用一雙很長的快子挑起麵條,不用分,一根就是一碗。

碗底已經放好了蔥花以及磨成粉磨的鹽巴跟剁成碎末的天山烏梅,麵條壓在這些調料的上面,再用滾燙的羊湯一衝,鹽巴融化不見蹤影,蔥花從碗底漂起綠瑩瑩的點綴在湯麵上,加上一星半點的黑色烏梅若隱若現的夾雜在暗黃色的麵條中間,再覆蓋上薄薄一層暗紅色的羊肉片,一碗讓西北人死死活活都難以忘記的羊肉湯麵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