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出“胡殊同在臺上慷慨激昂,臺下卻交頭接耳竊竊微詞”的畫面。
“老楊,你打算怎麼做.”
“我們一起,把飯端到他的面前.”
“你當真沒有什麼瞞著我的吧?”
“這是一條筆直的路,你覺得我有機會兜圈子嗎?”
柳知英點了點頭,“我們務必考慮周全,這飯一定得做熟.”
“放心,不僅熟,還很香.”
楊柳二人不僅談妥,並在接下來做了細項分工,胡殊同是何等的思量,想拿出一份讓他打消疑慮不做大改的上市方案,難度恐怕要超過任何一場提案。
況且這還關乎同興新階段的發展路徑,各自都得拿出百分之百的實力。
也就是在這個下午,楊成海一個人開著車離開了同興,一路向南,直至開到了雲城。
說起來楊成海和胡運同也是老搭檔了,二人當年圍繞同興的冷鏈系統在雲城做了不少文章,而這一次,是楊成海第二次當面來見胡運同。
在此期間沒有打過一通電話,也沒有留下任何材料,楊成海上一次來只是道明想法,準確地說,是同興的“民意”。
之前乍一聽到這件事的時候,胡運同顯得很意外,不過這一次見他,整個人緩和了許多,而且態度非常直接。
“我這幾天想了想,對這件事沒有異議,同興既然有實力讓大家一起賺錢,那為什麼不把水池注起來呢?再者說了,這勢頭那勢頭無非都是搶山頭,籠進來更多人我們才有大底氣.”
“況且楊總,我哥不可能不知道這件事,他只是沒有時間處理,沒準他也是在等待呢。
這多年來他也真的很累了,前前後後有勞楊總你們了.”
這可不是搪塞之語,且把話說得更開,給了楊成海更足的信心,此間真可謂同興到處群策群力,一股巨大的能量在同興內部積聚,讓人皆念之的大前途,霍然又見一道光。
正如胡運同所言,大家一起賺錢,除了資本、證券與股民,還有一個個同興的當差人呀,沒有比這更真實的了。
無論轉瞬一思的人,還是長久考量的人,這件牽動同興上下許多人的事,終歸,要有一個同樣真實的答案。
彷彿,這洶湧人心所映照出的風帆船影、川穀黛色,才是同興最該考慮的山水新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