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衣服,熨得極為細緻。

胡殊同的情態讓她覺得,明天是個戰場。

……

發改委最大的會議室裡,坐著五十多號人,正中的一個長條大桌前,不乏一些熟面孔。

除了孟強強,還有很多當年武關集團何勁如的合夥人,這一批最早把業務做大的行業人,無疑是當下的中堅力量。

靠牆的地方擺滿了椅子,胡殊同和欒平欣的位置在窗邊的一個角落。

不過即便這麼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孟強強還是在進來的一瞬便發現了胡殊同,他們的目光沒有交集,又彷彿餘光撞在了一起。

孟強強沒有因為胡殊同的出現而產生任何波動,事情走到今天這一步,何止木已成舟,連船篷都搭起來了。

會議開始後,以強運為首的企業大是陳述有關十三港的戰略,在他們的摹繪中,十三港被定義為“中亞陸港圈”。

不過戰略之所以稱為戰略,更遠更大是最起碼的素質。

隨著他們的視角一直向東南看,便看到了國內的“大灣區”,不得不說,從距離上來說,武關產業園幾乎就是一個居中的位置。

由是一來,便出現了一個堪稱誇張的輻射半徑。

他們也在強化中亞陸港另一重的使命,依靠中亞價格優勢加工企業自身的產品,從而只需一次排程便可輸往大灣區。

值得一提的是,大灣區方向有很多已然成熟的市場終端,其中也有多個是當年武關市出面洽談得來的資源。

更重要的是當年的武關集團都在做大,累計七千多萬的冷藏車補貼都用在了這些企業身上,再加上產業園二期的規模,排程能力變得強悍起來。

一個新的產銷聯盟,彷彿要誕生了。

不多時,讓人毫不意外的,鄉村振興從板塊也被納入進來。

並且,他們提出來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舉措——

這些縣市的農產品,除了銷往大灣區,還可以借武關之地利通達中亞,再依託產業聯盟持有的中亞陸港,把出口到中亞的貨快速打入市場。

至此聽來,方方面面都在切題,做好了流通端又妥切了振興事。

也因此在新的格局中夯實了核心地位,流通的本質、產業的興盛,不正是這些東西嗎?

莫說旁人,理智地想,連欒平欣也覺得這等戰略沒有什麼可以挑出來的毛病。

只是就這麼堂而皇之拿出同興的成果來用,讓人不齒。

可是,她卻覺得一旁的胡殊同氣性很大,彷彿隨時都要發作。

此時再說方案被盜用為時已晚,欒平欣有些擔心胡殊同為此而爭鬧。

然而誰也沒想到的是,一切的前提都沒變,胡殊同卻給在場的所有人,摹繪出來一個,新的冷鏈流通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