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胡殊同說了也不算.”
席間情態是預料中的陡然而變,人們互相密集傳著眼色,儼然這和既定的劇本大相徑庭。
人們忽然意識到,胡殊同之所以讓這麼多人參與,最早就沒有小圈子決議這種事,更像是做一個更大範圍的傳達。
如果要把事情往大了說,胡殊同能在這裡開一場半個小時的演講,從各個角度論證我們何以“保守”。
可更大的灌輸,不就是藏著內心沒有和陸建華說的那些話嗎,說千道萬,還是說說同興吧。
“未來十年,你們想象了很多壯闊的地方,但它們只澎湃於當下。
因為不知不覺,我們滿心滿腦都會變成一張股市圖,而我會比你們更上心.”
“我不知大家為何對同興突然失去信心,從什麼開始,我們必須要依靠上市資本了?我們有核心競爭力,試問行業間誰有胃口把同興吃定?我們有全渠道的利潤保障,何以非要把現金流放在自身不能控制的領域?”
這字字句句,讓人無言以對,因為同興敢講這樣的話,國內業務做到最尖端卻不選擇上市的,大有企在。
這些企業的自信,正是胡殊同剛剛說的話,只要我們足夠強悍,上市就從來不是必選!
“夥計們,不能因為要碰光火,便忘卻了當下的璀璨。
更加不能忘了,我們到底是走過了怎樣的一段路,才迎來今天的人盡喝彩.”
來時路,每個人都該多看看來時路,那裡最耀眼的,是同興對一線的耕耘,那裡最奪目的,是自主自資、吐沫成釘!跟從冷鏈的每個階段,併入勢時代的一步步,走出權柄在我的自家門楣,才是胡殊同眼中,最紮實的冷鏈路、屬於國人的冷鏈路!
紮實,他一生都在堅守的紮實!
還有一句話,胡殊同不會當場說出來。
實際上在他的心裡,他只想做好冷鏈。
因為他只有冷鏈的理想,在他的心裡,沒有“同興肉業”“同興果園”那樣的展望。
過了不惑之年的他,更加覺得看通不如做通,人之一生,要慕就慕個極致,為何還要勠力、為何繼續奔湧,因為極致難尋,因為世上的任何一件事都沒有做盡的時候。
同興真正的不滿,應該是在這裡。
每個人、每個企業,其實都走在深度與寬度的博弈上,當深度越來越難,寬度就成了“枕邊風”,因為前者像寫申論、後者像做選擇。
所以說,除了這些充滿情緒的話,他還得告訴在場的人。
同興接下來,要做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