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聲鼓響,翻身上馬,白馬長嘶,突地向東南方向馳去! 東南二將截住文昕陽廝殺。方飛玉著翠綠上衣,外罩玻璃綠軟甲,使一杆長槍,英姿颯爽。

槍是忠義的化身,古之名將常用之上陣殺敵,精忠報國。槍長而鋒利,使用靈便,取勝之法,精微獨到,其他兵器難與匹敵,故稱為“百兵之王”。高手用之,舞動時潑水不能進,臨敵時矢石不能摧。

文昕陽與方飛玉同一師傅,同習楊家槍法。故爾知根知底。

楊家槍法叫“六合梅花三十六槍”,這三十六手槍是每三手為一路,每一手槍裡又包含了一十二種變化,所以楊家槍法是以此三十六槍為母槍,變化無窮。

當年老山王楊袞走南闖北蒐集到的六種古傳名槍的槍法,老山王將其精要和夏家北霸六合槍的要訣融會到了自己家傳的楊家梅花槍法裡乃自成一家。這六種名槍為東漢姚期所傳的霸王槍、三國張飛所創的桓侯槍、唐朝尉遲敬德使的鼉龍槍,是為三猛槍槍法;蜀漢趙雲創的子龍槍、隋唐羅成用的梅花槍、盛唐名將郭子儀的汾陽槍,是為三巧槍槍法。楊袞把六種名槍去除繁冗,各刪減為兩路六手槍法,一家兩路,故成一十二路、三十六手楊家槍法。

東方雲精通各種兵器,從名家各派精選章法授藝弟子,這楊家槍法曾為大宋第一槍,歷經後人光大,自成一體。東方雲授文昕陽三猛槍槍法;授方飛玉、江上飛、黃鸝三巧槍槍法。雖同出一師,但力道、技法卻截然不同。

方飛玉截擊文昕陽,兩槍並舉,火花四濺,提、擄、攔、拿,纏、翻、圈、環,你來我往,走馬四十餘合,平分秋色。

李玉鳳著青色軟甲,懷抱強弓,遠遠地望著,似乎激烈地廝殺與她無關。

看臺上眾弟子鴉雀無聲,東方雲似有所悟。

一旁可累壞了監陣的魏新荷、柳月姐妹,這堂主指定的任務可不是鬧著玩的。俗話說,刀劍無情,傷了哪一方都不好交代,只好來回穿梭般地盯著。

文昕陽虛晃一槍,脫離戰圈,縱馬狂奔。李玉鳳瞧準時機,張弓搭箭,文昕陽大吼一聲,舞槍護體,箭的紛紛落地。李玉鳳用霸王弓,箭的力道不比一般,這一下遲滯了文昕陽賓士速度。眼看方飛玉趕到,李玉鳳再次張弓激射,三箭飛向文昕陽正面要穴。柳月“啊!”字沒出口,文昕陽已抖落第一枝箭,銀槍撥飛第二支箭,張口咬住第三隻箭。那撥飛的箭帶著勁力直射方飛玉,柳月持飛刀企圖救援,險情再度發生。

方飛玉聽聲辯器,仰後鐵尾,躲過響箭,縱馬纏住文昕陽再度廝殺。文昕陽殺得性起,一招力貫槍“靈獼護腦”式旋風般地直抵方飛玉。魏新荷大驚,騰空雙刀砍向文昕陽。文昕陽本能地讓過刀鋒,銀槍力道減緩,方飛玉躲過險招。

六合槍的第一路槍,名喚“勾槍”,“勾”為“勾引”。這種槍法只用一槍制敵,靠的就是執槍勾敵冒進的妙式。使槍者將槍舉至與肩等高,略做小花,待敵之械進乘機取之,為以虛引實、以實伺虛之法。這一路勾槍裡含著三手槍法,頭一手叫“中平槍”,第二手叫“力貫槍”、第三手叫“磨旗槍”。

“力貫槍”起式上平槍“靈獼護腦”式,又名“指南針式”,前把低、後把高至齊眉,涮槍花做虛勢進槍,敵械必來虛撥,則趁勢雙把齊實進槍,由高降低,破敵小腹。也是無中生有槍法,即敵本無破綻,以勾槍勾出破綻矣。時必以實破虛,搶佔上風,入鋒力貫千鈞,本無招術卻能殺敵,戰場可制敵一槍畢命。魏新荷身為監陣,雙刀緩解文昕陽槍勢,出手極妙。

這邊剛落勢,只見方飛玉從馬上突地騰空,一招單龍出海,刺向文昕陽,氣勢極威。柳月活步雙巴,雙刀既出,撞擊槍尖,文昕陽有險無驚。

方飛玉忽地一聲口哨,只見東南角飛出三騎。依次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