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蘭,你是本將軍來壽春見到的第一位將領,本主不問你的過去,只看你的將來!”東方雨的氣度令眾將誠服,李玉鳳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

“末將叩謝主公!”陳蘭以大禮謝之。東方雨上前,拉起陳蘭:“陳將軍請起。本將軍在防務沒有考慮周到前,壽春城的治安仍由陳將軍代勞!”

“末將遵命!”陳蘭朗聲說道:“末將還有一事容稟!”

“你說!”東方雨直視陳蘭。

“壽春城鄉紳、商賈們來了,末將建議主公一見?”陳蘭坦誠地說。“說說理由?”

“主公,我軍初創時期,需大量的人力物力招兵買馬,鞏固防務、圖謀發展,壽春的黎民百姓是我們發展最大原動力。而廟會的傳聞他們相信主公您就是上天神的化身。”陳蘭吐詞清新,緩緩說道。

“眾將軍以為如何?”東方雨把目光轉向大家。“應該一見!”李玉鳳說話乾脆利落。“應該見!”眾將附和。

“好!陳蘭你去傳鄉親們過來。”東方雨斬釘截鐵地說。“是!陳蘭轉身就走。

“眾將列隊,歡迎鄉親們!”東方雨說完,右首方飛玉、李玉鳳、江上飛、韓江雪,左列魏新荷、柳月、畫眉、黃鸝,文昕陽殿後,氣勢威嚴,銳不可擋。

一時獅舞龍騰,鼓樂震天,百姓歡欣而來。

“主公,您看!”順著畫眉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一架抬閣上,幾名小演員騰挪翻滾,表演各種詼諧滑稽動作,十分可愛。

“那是抬閣,抬閣是當地一種綜合性的民間文藝活動形式,它集造型、彩扎、雜技、戲劇藝術為一體,熔詩情畫意於一爐。因由人抬著表演,故稱抬閣。抬閣通常只在民間節日或大型喜慶集會上出現。”方飛玉接著說。

“哦,看來這裡民風淳樸,是個不錯的出處。”江上飛自言自語。

“抬閣架子是毛竹扎制而成的。人們以抬閣的大小而分為大架和小架兩種。均為長方形。大架和小架抬閣的扎制方法是一樣的,用八根直徑為12厘米粗的毛竹扎製成一個立體長方形的底座,長600厘米,寬200厘米,高70厘米。在這個底座上用四根細一點的毛竹紮成底盤,底盤上用竹子和篾簧扎出假山、廟宇、亭、塔、樹木和花草等。紮好後用彩紙裱糊,再配彩色裝飾畫,然後裝上蠟燭燈籠。底盤糊好後,根據閣上場面、故事情節、人物多少,裝上肘閣架,人物坐在抱芯子上,身著戲服,做出各類造型和動作。”方飛玉眉飛色舞,談起這裡的風物,似乎有說不完的話。

東方雨看了一眼方飛玉,似有所思:“看來方將軍對這裡的風土人情情有獨鍾?”

“主公難道忘了,方飛玉的祖上也是淮南人。將軍們往那邊看,抬閣表演時,每一架抬閣需用8—16人抬著表演,抬閣的人身著綵衣,在樂曲的伴奏下緩慢前進,抬閣上的小演員們,根據各自扮演的不同人物、情節,做出不同的造型和動作。抬閣後面緊跟著吹打班,笙、簫、笛、管演奏出各類樂曲。”方飛玉繼續說道。

“陳蘭將軍來了。”文昕陽眼尖,只見陳蘭率壽春鄉紳、商賈跪下:“今有壽春鄉紳、商賈代表恭迎主公,祝主公洪福齊天,大業早成!”

東方雨率眾將還禮。

“鄉親們請起!東方雨謝謝父老鄉親恭迎!我等既然與壽春有緣,就一定給壽春一個祥和的天地,謝謝鄉親們!”東方雨言辭切切。

張新道:“我等乃壽春鄉紳、商賈代表,恭迎主公駕臨壽春。壽春歷史悠久,曾為楚國國都,漢高帝時屬淮南國,後還稱九江郡。也是歷來兵家爭奪的軍事重鎮。197年袁術於壽春稱帝,後曹操、劉備、呂布、孫策四路人馬殺向壽春城,大敗袁術。前不久,袁術逃往汝南,壽春成為空城。袁術奢侈荒淫,橫徵暴斂,使江淮地區殘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