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的慈壽宮
太后和皇后正在日常閒聊,偶爾提及某位大臣家的閨女,與下方的宸妃交談。
太后撥弄著緋紅丹寇,睨了眼木幾對面正忙著調香的皇后,無心開口:“瑾瑜也立冠了,東宮連個知冷知熱的人都沒有,這要是傳出去豈不是讓人笑話。”
皇后眉心微跳,直覺大事不妙,放下藥匙面上笑得溫順:“那依母后的意思?”
平日裡也就罷了,偏偏今天宸妃也在場,看來太后是有備而來了。
“哀家覺得戶部尚書的女兒倒是不錯,那宮小姐秀外慧中又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太后一直打量著她,自然沒放過她任何情緒,心底微微不屑,別以為她不知道皇后打的什麼主意。
太子身邊的可心人兒,斷不可是皇后的人!
“不如先指給瑾瑜為側妃。”
太后說的這般懇切,又只是側妃之位,容不得她拒絕。
可她還是不想讓瑾瑜娶他不喜歡的女子,她自己這輩子就受夠了,怎能讓她未來的兒媳也過著如她這般的日子?
況且據她猜測,那女子應該已經到了西瀾國,只是她一時半會兒找不到那人,她相信在自己的撮合下,瑾瑜和那女子一定會愛上彼此。(這裡有個伏筆,後面會解開的)
皇后微微笑道,盡顯端莊與母儀天下的風範,先是嘆了口氣。
“兒媳何嘗不想為瑾瑜尋一良人?但母后也知曉,如今瑾瑜不在京城,想必一兩個月也不能回來。”
“左不能讓他為了納妃便置江南百姓於不顧。”
皇后說的言辭懇切,既有慈母心腸又心懷天下百姓,倒是讓人挑不出半點毛病,可她低估了太后對權勢的渴望。
“那倒無妨,一個側妃而已,抬進東宮便是了,等瑾瑜回來再圓房也可。”
皇后的臉瞬間陰沉,在眾人還沒注意到的時候又迅速切換成擔憂。
“陛下向來寬待忠臣,這戶部尚書只有這麼一個女兒,若是如此委屈便進了東宮,怕是會寒了老臣的心。”
戶部是太后那邊的人,自太后上次將宮芷微召進慈壽宮她便設法讓太子外出,就是為了讓太子躲避這場婚事。
皇后和太后都對彼此的目的瞭如指掌,誰也不肯退一步,苦了一旁的宸妃,這種場合下容不得她插嘴。
“如皇后所言,宮尚書忠心不二,宮家姑娘即便是側妃,日後太子登基論資歷也居妃位,宮家非但不會寒心還會感恩戴德。”
見太后鐵了心要為太子納側妃,皇后縱使萬般無奈也不得不妥協。
她雖得皇帝寵愛,但太后的孫子終不止太子一人,皇帝更是以孝道著稱,她不敢拿兒子的前途做賭注。
“既然母后心意已決,那麼兒媳便替瑾瑜謝過母后了。”
“如此,便讓人擬旨吧。”
“默然,傳皇后鳳詔,冊封宮家嫡小姐為太子側妃,一月後完婚。”
皇后神色閃爍心有不甘,論算計當真沒人比得過太后,這樣一來即便日後她有心向瑾瑜解釋,瑾瑜都不一定會聽得進去。
默然見太后與皇后之間的氣氛緩和了不少,上前道:“聽說王爺回到王府後大規模調遣府內的侍衛。”
太后乜了默然一眼,收回視線繼續停留在手中的花冊子上面。
哼~她的目的可不是給太子選個側妃那麼簡單,自然要好好挑選一下這些所謂的官家小姐。
“怎麼說?”
默然繼續稟報,像是道家常,不知道的人只以為太后對攝政王關心至極,王府發生的事事都不肯漏下。
“王爺的東西丟了,正讓人徹查此事。”
宸妃早已瞧出太后和皇后之間情勢不對,憋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