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他的這些至親們才不會走。

這也是楊毅不敢通知更多人的原因。

就怕有個愚忠的愣頭青。

其次,把楊毅列為反賊,那就是謀反這種大逆不道的重罪,在古代和弒父殺兄沒有區別,為天下讀書人所不容。

大坤帝國的讀書人或者有識之士都不會再投奔楊毅,因為他們不想同樣戴上反賊的標籤,被寫入史書當中批判。

沒有讀書人的幫忙,楊毅絕對不可能把事業幹大,只能偏安一隅之地。

就像很多農民起義,得不到讀書人的幫助,缺乏知識,缺乏政治經驗,缺乏規劃和管理經驗,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柳如煙就是想讓楊毅被天下讀書人孤立,得不到任何幫助。

可惜她不會想到,楊毅造反靠的不是天下讀書人,他靠的是系統。

一個蕭何就頂很多讀書人,要是再多幾個,還是缺人才。

早朝結束後,趙星宇得到了柳如煙蓋御璽的聖旨,立刻帶著兵符趕往了御林軍軍營。

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趕到劍門關去會一會楊毅了。

趙星宇曾經很崇拜楊家,把楊家的將軍視為偶像,但當他們站在對立面時,趙星宇又十分想要殺了楊家的人,尤其是楊毅。

不光是因為楊毅現在是反賊,還因為楊毅是楊家的領軍人物,他要證明他趙星宇是比楊毅還會打仗的統帥,以前他只是沒機會帶兵而已。

而只要給他兵權,他就能打的楊毅落花流水。

“楊毅,洗乾淨脖子等著我去斬了你。”趙星宇抬頭望天,一臉自負的說道。

拿著聖旨和兵符,趙星宇從御林軍抽調了十萬兵馬,二話不說第二天就啟程趕往劍門關。

之所以啟程這麼快,一是因為御林軍上次被楊毅埋伏,死了3萬多人後,就一直在做準備,等待討伐楊毅的命令。

二是趙星宇現在的心是非常迫切的,恨不得一天就趕到劍門關,好和楊毅面對面的較量一下,證明他的實力。

所以他一直催促著十萬大軍急行軍趕路,每天只休息很短的時間,就連吃的都是簡單對付一下,就是為了節省時間。

將士們對趙星宇怨聲載道,心中十分不滿。

一些將領就開始找趙星宇訴苦,卻被趙星宇劈頭蓋臉的訓斥一頓,說御林軍就是一幫少爺兵,一點苦都吃不了。

這話是沒錯,御林軍和禁軍確實是一些官宦之家給自家孩子鍍金的地方,沒打過仗,沒吃過太多苦,但拋開這點不說,趙星宇就沒有錯嗎?

他太急功近利了,完全沒有考慮過其他人的感受,讓被訓斥的將領們非常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