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程是贊成馮漢蘭的提議,但他的想法和馮漢蘭不一樣。
他是想讓大竹帝國派使者去招降楊毅,所以他才希望給到楊毅壓力的同時,又能給他留出思考的時間。
楊毅在上京城時,李程從沒想過楊家真的會“背叛”大坤帝國,所以沒有派人去招降楊毅,只是想讓柳如煙殺了楊毅,甚至屠了整個楊家,削弱大坤帝國的軍事實力。
但楊毅的突然逃離讓李程看到了招降的希望,所以才會贊成馮漢蘭的提議。
而且只有楊毅活著,才能牽制大坤帝國的精力,大竹帝國就可以或偷襲,或強攻大坤帝國的邊關城池。
大坤帝國被楊毅牽制住一部分兵力、糧草和財力,就不能全力對付大竹帝國。
他的算盤打得很響,但就看柳如煙會不會按他想的來了。
李程一發言,很多投靠到他那邊的官員立刻就出列支援李程的觀點。
這一下,朝堂出現了兩種觀點。
而且兩邊支援的官員數量還差不多。
這下難題給到了柳如煙。
柳如煙掃視了百官一圈,最後把目光定在了馮漢蘭身上,淡淡的開口道:
“丞相,你說說圍而不攻的理由。”
馮漢蘭邁步出列,朗聲說道:“陛下,臣之所以不建議直接攻打劍門關是因為臣年輕時曾遊歷過劍門關,知道劍門關的險要。”
“那裡地形狹窄,不適合大規模攻城,就算兵力再多,也只有一部分人能攻擊到劍門關城樓,而且石階一側就是懸崖,攻城過程中很容易掉到懸崖下。”
“所以別看楊毅手裡只有1萬多士兵,但只要運用的好,抵擋十萬大軍還是可以的,在用兵這一方面,不得不承認楊毅是有點能耐的。”
“到時就算楊毅註定會失敗,咱們的損失也會很大,以臣的估計,最少損失5萬人。”
馮漢蘭的話讓一些官員們沉思了起來,損失5萬人,代價確實有點大。
但也有一些官員對馮漢蘭的話嗤之以鼻,他們覺得馮漢蘭太看得起楊毅了。
被十幾萬大軍圍城,楊毅估計嚇都被嚇死了,還膽敢反抗不成?
就算楊毅敢反抗,他手下的將士不怕嗎?一群活在恐懼中的將士還能發揮出多大的戰鬥力?可能早就想著投降了!
看著又吵成一鍋粥的百官們,柳如煙柳眉微蹙,關鍵時刻都是一幫攪屎棍,一點用沒有。
她冷聲說道:“行了,別吵了。”
柳如煙一發話,百官們才閉嘴不言。
“朕決定了,派十萬御林軍前去剿滅楊毅,同時通知蜀王,讓他派兵配合朕共同圍剿楊毅。”
“趙星宇,朕封你為車騎將軍,領十萬御林軍,前去平息楊毅這個反賊的叛亂。”
趙星宇聞言趕忙出列,拜倒在地,興奮的說道:“臣領旨謝恩。”
柳如煙從龍椅上站了起來,神態威嚴的大聲宣佈道:“朕宣佈,從即日起,把楊毅列為反賊,號召天下有識之人共除之。”
“嘶!”百官們倒吸了一口涼氣。
柳如煙這招可夠狠的,這是和楊毅多大仇多大怨啊!
果然越是熟悉的人,一旦翻臉,下手越狠。
為什麼說柳如煙這招狠呢?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楊家一直是大坤帝國的忠臣良將,被打上反賊的標籤,這對楊家的名聲是巨大的打擊,將成為他們一生的汙點,也許還會被史書記載下來,遺臭千年。
楊毅這個21世紀過來的鹹魚可能不在乎,但楊家的其他人不可能不在乎,那是他們楊家幾代人拼搏出來的美名。
當時楊毅叫他們從地道撤走時,他們就死活不願意,要不是楊毅強硬,硬逼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