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泉突然眼珠子一轉,然後問道。

“說起這枚銀元,你們應該都曾聽過‘義和團事件’吧?”

手機前的江盈盈忍不住說道。

“義和團事件嗎?聽泉哥哥,我們好像學過這篇課文。”

聽泉笑著點了點頭,然後緩緩開口道。

“嗯,這枚銀元誕生的導火索,就是因為當年的義和團事件導致了當時兼造銀幣的北洋機器局毀在了那場戰火當中。”

“次年的時候,袁大總統接替了已經故世的李總督變成了新一任的直隸總督。”

“並且在翌年的時候,奏準在河北的西窯窪護衛營地設廠,這個地方就是今天的上津大悲禪院。”

“在光緒二十八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該廠正式開鑄銀幣,並被命名為‘北洋銀幣鑄造銀元總局’。”

“隨後按照袁大總統的指示,進行了一兩銀幣的試鑄,同時委託島國正金銀行代辦模具。”

“經過其和島國大阪造幣局商談,確定了該銀幣的樣式以及規格,而後按照袁大總統,不那時候應該叫袁大總督的要求,試鑄了大約六七枚。”

“但最終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並沒有發行。”

“而它之所以極為稀罕的原因便是因為,根據存世量以及少量典籍顯示,其中絕大部分已經都被回爐重造。”

“而在民間留下的,大抵都是當時的工匠私藏,又或者是被當成禮物送給那些權貴之家。”

“所以,我才會如此驚訝,這位小朋友竟然說家裡還有一枚。”

......

噼裡啪啦講了一通的聽泉已經是一陣口乾舌燥,索性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大口的涼白開。

而此刻直播間早已飄滿了666的字樣。

“不是,主播,你真懂啊?”

“清北考古系高材生了解一下?”

“別扯了,泉哥都闢謠了,他可從沒說過自己是清北的。”

“不管怎麼樣,你們就說這專業素質硬不硬吧?”

“確實挺牛逼的,又學到了。”

......

“蘇姐姐老公留下的這枚庫平一兩,不管是工藝上,還是雕工上都是極為的完美,你們應該也注意到了,其浮雕感特別的強,並且整體的表面平整光滑,紋飾相貫線顯得非常的清晰。”

“不管是字口紋路,還是邊齒的深峻,全完全都是國外鑄造錢幣的風格。”

“大家注意去看這上面的楷書文字雕刻書法字型,不僅精湛,大氣,同時間架結構平衡且舒展,哪怕放眼整個大清龍洋之中都絕對是首屈一指的存在,毫不誇張的說,哪怕只是當時出現的一些贗品,放到如今,放到拍賣上,都能賣得大幾十萬的價格。”

......

聽泉再次感慨的將了一下眼下的這枚銀幣,完事兒過後,他便將臉湊近了手機。

“小朋友,你剛才說還有一枚一模一樣的?是真的嗎?”

“對啊,就是上面的字好像有些不一樣。”

江盈盈嘟囔了一聲,讓聽泉瞬間笑了。

“小朋友,你說的應該是尋常的龍洋吧,龍洋大抵樣子都差不太多,但是隻要差一點兒,價值完全就不是一個檔次的了。”

“哦,原來是這樣。”

眼看江盈盈的語氣有些失落,聽泉也是急忙笑著開口道。

“沒事,拿出來先讓我看看吧,就算是一般的龍洋也是挺貴的。”

事實上,一般的制式龍洋價格一般都在3000塊左右。

好一點兒的則在大幾千,乃至於幾萬。

而除此之外的話,便是一些天價的龍洋。

他感覺這家人很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