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程昱第一次感覺到了自己無能為力。

在他失去了底層民眾兵卒的所有的『自願』之後,他發現自己徹底的變成了聾子,瞎子。

那些原本被他認為是愚蠢的,遲鈍的,無能的底層百姓兵卒,才是支撐能展現他智慧的平臺基礎。

他以為登上了平臺,擁有了平臺,就可以凌駕於那些基礎百姓兵卒之上,就可以在平臺上盡情展示自我,光耀照九州,但是實際上,當構建了平臺的根基開始垮塌下去的時候,他所有的榮耀和智慧,也都一起跌落泥塵。

程昱緩緩睜開眼,目光投向案頭那份染著他自己血跡的、記錄著零碎觀察的木牘。

上面的字跡,在他眼中扭曲、跳動,充滿了無盡的嘲弄。

他第一次感到,自己距離真相如此遙遠,自己的智慧是如此的無力,而失敗和毀滅的陰影,似乎正從四面八方,無聲地合攏,要將他吞噬……

《三國志·程昱傳》(裴松之注引《世語》):

“初,太祖(曹操)乏食,昱略其本縣,供三日糧,頗雜以人脯。“

這段記載指出,在曹操征討徐州期間(約公元193-194年),因軍糧極度短缺,程昱在其家鄉東阿縣(今山東聊城)籌集糧草時,在糧食中混雜了“人脯“(人肉乾),以解曹軍斷糧之急。

注意,這是在『其家鄉』!再強調一下,『阿縣』!山東,聊城!裴松之在註釋中補充:“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意指程昱因此事聲名受損,導致其官位未能升至三公。

而歷史上,大多數的史書,在描寫這些事情的時候,都會略微淡化一些,比如像是殺了很多孩童的,就會寫後來當任慈幼局去愛護兒童來中和一下。

因此程昱這個人,在三國當中,馬猴是很不喜歡的。當然,記載此事的《世語》為魏晉野史,裴松之雖引用但未直接駁斥。陳壽《三國志》正文未提此事,可能因避諱或史料取捨。也有可能是程昱當時只是採取了極端手段,但不管怎麼說,馬猴都覺得『食人者,當不得好死。』

所以,若是一刀殺了,未免痛快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