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2章 燭影搖深策,潮痕碎霸圖 (第1/5頁)
詭三國是自己當主公嗎 馬月猴年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夜色如墨,更深露重。
吳郡驛館內,劉備獨坐燈下。
白日宴席上各方試探猶在耳畔,孫權滴水不漏的客套,江東士族綿裡藏針的問詢,以及那些隱藏在恭敬目光下的算計,都讓他心潮暗湧。
窗外樹影搖曳,更添幾分肅殺。
忽聞門外親衛前來,低聲而報:『主公,張長史求見。』
劉備微微思索片刻,便是整了整衣冠,微笑點頭,『速請。』
張昭此人身份特殊,既非江東本土核心,雖說他挺有名氣,但是他是江北名士,不是江東人。同時他又深得孫權倚重,掌管孫氏上下錢糧後勤,卻常因直言進諫與孫權齟齬。
這麼一個身上帶著各種矛盾的重要角色,卻在宴會上一言不發,到了夜間卻是第一個來拜訪……
他代表了誰?又想要談一些什麼?腳步聲聲,張昭緩步而入。
他面容清癯,鬚髮花白,身著深色常服,步履沉穩,自帶一股儒雅持重之氣。
身後僅隨一老僕,手捧一漆盒。
『玄德公,深夜叨擾,恕罪恕罪。』張昭拱手施禮,聲音平和。
劉備相迎還禮道:『長史言重。長史乃江東柱石,德高望重,備素來欽慕。深夜得見,幸何如之!請上座。』旋即兩人分賓主落座,關羽侍立於劉備身後,手按劍柄,默然如淵。
張昭揮手,讓老僕奉上漆盒為禮,並且親手開啟。
漆盒之內,盛著幾卷竹簡,還有一壺江東佳釀。
張昭道:『些許薄禮,不成敬意。聞公雅好典籍,此乃新得之《春秋》殘卷。酒乃吳地新醅,聊以佐談。』
劉備笑了笑,也沒有推辭:『長史厚意,備愧領。』
酒水倒上,但是兩人都是淺嘗輒止。
劉備轉動著酒盞,目光卻直視張昭,『請恕備直言……長史夤夜至此,必有以教備?』
張昭撫須,目光沉靜,緩緩說道:『昭此來,非為吳侯,亦非為江東之族,乃為江東百姓而來也。實因白日宴席,觀公氣度,心有所感,特來一敘。』
這年頭,要是不將百姓,或是什麼天下掛在嘴邊,簡直就不好見人。
劉備也沒有點破什麼,而是微微頷首,『願聞長史高論。』
張昭略作沉吟,彷彿在斟酌詞句:『玄德公初以仁義著於海內,後與驃騎爭雄於巴蜀,雖說……嗯,未竟全功,然能審時度勢,轉圜於交南,開疆拓土,撫定蠻夷,此非常人所能為也。昭每思之,未嘗不喟嘆公之堅韌,深感佩服。』
張昭說得很是真誠,比起之前在宴席當中某些人那種輕佻的語氣,當然多了幾分的『真誠』,但是作為張昭這一把年齡,要將同樣的言語說出不同的效果來,對於張昭來說,也是非常簡單的事情。
劉備依舊是點了點頭,『長史過譽。備本庸才,賴祖宗餘蔭,得虛名於世。川蜀之事,乃驃騎天縱英才,備自愧弗如。至於交南,不過奉中樞之命,盡人臣本分,何敢言功?能苟全性命於亂世,已是幸甚。』
張昭目光微凝,顯然並未盡信。他話鋒一轉,語氣中帶著幾分深意,『玄德公果然是謙遜仁者……然則,公觀今日之江東,比之昔日之川蜀劉季玉,何如?』
此言一出,室內忽然一靜!關羽頓時眼一眯……
張昭卻依舊在捋著鬍鬚,似乎對於關羽釋放出來的殺氣毫無察覺。
劉備片刻之後,才輕輕一笑,化解沉默的尷尬,『長史何出此言?吳侯英睿果決,雄踞江東,麾下文武濟濟,豈是季玉可比?此等言語,恐招非議。』
張昭緊盯著劉備,緩緩道:『季玉闇弱,不能制下,致州郡分離,終失基業。今江東之勢,外有強鄰環伺,內有……』
張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