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布莊更名為錦繡閣。

掌櫃青娘年近五十,是蘇銘的母親從京城帶過來的陪嫁僕婦。正是她的一手好女紅,才讓蘇家以布莊為起點,一步步擴大家業。

蘇老夫人在大榮國各個州郡開商鋪、購置田產期間,把青孃的兒子兒媳調去京城的布莊做掌櫃。原打算待蘇銘成婚後,就讓她回京城養老。誰知蘇家突遭變故,青娘不忍丟下蘇銘和陳鈺,就留了下來。

青娘把陳鈺當做關門弟子,傾盡畢生所學悉心教授。漸漸地她發現,這孩子有靈氣不假,心思卻沒在針線上。

蘇銘不成器,凡事都要陳鈺出頭,哪還能潛心做匠人?

最終,李管家的女兒李文英承襲了她的衣缽。

錦繡閣前鋪後宅,再後面是一條窄窄的死巷,巷後就是陳鈺住的那處宅子,與錦繡閣背靠背,正門在另一條街上。

錦繡閣這一排的商鋪皆是同樣的構造。

自從陳鈺和李管家搬進來,後院就熱鬧了許多。

李文英陪著父親在賬房說話。青娘擔憂蘇銘,拉著陳鈺問長問短,陳鈺只得一五一十地將昨夜的事告訴了她。

兩人正對坐嘆氣,小丫頭來報,永寧郡王定做喜服,指名要見陳鈺。

陳鈺帶著青娘穿宅越院到了前面的鋪子。

劉逸端坐在一側的小廳飲茶,几案上放著一張大紅喜帖。

“原本打算去後街叩門,想來想去還是到前面的鋪子比較好。”劉逸將喜帖遞給陳鈺:“八月二十八,有勞鈺兒趕工了。”

他不動聲色地留意著陳鈺的神情,當初在府衙拿郡王妃之位為難他,定是知道他與程氏的婚事。

陳鈺翻開喜帖,故作驚訝道:“襄王的女兒!”

劉逸見她不知,心中稍安。一個無所不知的人是可怕的,他放棄周公子,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你說過男子不可貪戀兒女情長,所以我只能拒絕娶你為妃。”

“背靠大樹好乘涼,郡王若能在京城開創一片天地,今後我遇到難處才有指望。”陳鈺由衷道。

憑劉逸現在實力,真攤上事別說撈她了,恐怕連蘇檀也難撈出來。

先養肥了才好用!

“新娘子遠道而來,缺什麼少什麼郡王儘管吩咐。”

京城距此千里之遙,騎馬也要一個多月,再有車仗走走停停,至少需三個月,想必程氏早已到了定州行館。

劉逸見陳鈺一臉喜色,心中隱隱有些不快。

“把我的喜服做好就行。”說著站起來走到櫃前,展開雙臂等著量尺寸。

鋪子裡的夥計忙拿著皮尺上前,剛要上手,劉逸就皺起了眉頭。

“大婚的喜服,還是鈺兒來吧。”他垂眸望著身上那件天青色袍子:“記得這件袍子也是鈺兒經手的。”

可不是嘛,當初劉逸拿出郡王的架勢,指名讓她量尺寸……

開門迎客,藉著量尺寸趁機揩油的男子多了去了。比起他們,劉逸稱得上規矩守禮的正人君子。

陳鈺接過皮尺,一一丈量著劉逸的肩背手臂。

不知怎的,劉逸忽覺有些侷促,額上不由沁出一層細汗。他虛虛地望著陳鈺,她認真的神情與從前別無二致。

陳鈺收起皮尺,回到櫃前記錄著尺寸。

她面前的木架上,立著十餘個男女人偶,與真人一般梳著髮髻,穿著襦裙、長袍或勁裝。

劉逸掃了一眼櫃中豎起的布匹,才發現這些人偶的衣飾是供客人選擇的樣衣。

他拿起一個身著粉色襦裙的人偶,她的眉眼有些熟悉,大概美人都是這個樣子吧。他撫著人偶襦裙上的絲締,對門外道:“把東西拿過來。”

小廝走了進來,把一隻木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