騷操作,吧胡亥推上來皇位,而結果就是自己把自己給玩死了,不過他死的時候順手把墨家最後的一支傳人一起帶走了。
從此戰國時期非楊即墨的倆大顯學就一起涼涼了。
儒家在楚漢爭霸的時候出現了大規模的分裂,或者說儒家就沒有過統一這一說。
到了劉邦幹翻了項羽之後,魯地的儒生竟誓死不肯投降,欲為主死節。劉邦聞信大怒,於是悉率天下四十萬諸侯大軍兵臨魯地,稱魯人如再不知天命而負隅頑抗,則大軍一至,必將魯夷為平地。
這些魯國的儒生們,面對數十萬殺氣騰騰的大軍,竟然不降亦不抗,只是在城內大吟詩書,大奏禮樂,好似詩書禮樂能擊退百萬雄兵般。
面對這特殊的抗議、及其視死如歸之氣概,劉邦震撼了,原來這就是所謂的守節禮義之邦麼?我劉邦算是領教了。
之後劉邦對儒家就徹底的輕視了,而道家的黃老學派趁著法家元氣大傷,儒家因為魯儒的騷操作把自己差點玩死的時候,上位了,道家再次成為了國家的正統思想,上一次還是老子在的時候,那是可以說諸子百家皆出老子,是老子打破了官方對學術的壟斷,促使官學走向民間,才讓諸子百家誕生。
不過黃老學說說是道家的學說倒不如說是法家給自己穿上了道家的馬甲,假裝自己是道家,只是與先秦的法家相比,黃老學說更加的溫和而已,他的理想政治狀態是“無為”,而“有為”、“無不為”是手段,具體下來就是各種“道法”。
沒看錯,道法,說白了就是把法披上了一層到底衣服而已。
緊接著儒家再次上位了,你法家可以披馬甲,那我儒家一樣可以披馬甲。
董仲舒搞的“君權神授”、“三綱五常”之類的東西,著儒家的牌子,對皇權進行神化,對階級地位進行尊卑劃分,完全的迎合了當時的執政需求的。所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從此上位,統治者放棄了“黃老之學”。
但這種放棄,只是一種政治姿態,骨子裡依然延續著黃老學說。西漢就開始了“儒法並用”的手段,其本質是“儒表法裡”。
這種東西一直就玩了上千年,不過從唐末世家唱了一曲涼涼之後,正統思想就變成了儒家獨大了,這點從韓愈的師說裡面就可以看出來,“巫醫樂師百家之人不恥下問。”
我了個大擦的,從這時候開始才真的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了,他們開始極力的打壓諸子百家,軍隊是一定要打壓的,因為那是兵家和法家的存在土壤,道家從學派變成了求仙,不夠在拉來外教和他對抗。
終於在他們的打壓下,諸子百家都成了過往雲煙,只剩下儒家獨大了,從秦末開始存在了千年的道統之爭,終於在北宋畫下了句號。儒家贏了諸夏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