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心力的打壓了武將,形成了後世幾百年裡,以文統武的根源。

到了南宋理學的出現,使得儒教的大殿成型了。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些東西成為了儒教的壁畫,讓君王在儒教大殿裡留戀忘返的東西。

等到朱元璋這個乞丐皇帝出現後,儒教的真正盛世就來了,八股文就是儒教的敲門磚。

從北宋開始的以文統武,從漢朝來的罪己詔,讓儒教成為了比黑暗中世紀的教廷更可怕的宗教,他們甚至可以弒殺帝王。

最後到了清朝,儒教依舊存在,而且活的更滋潤了,因為,他們徹底的掌握了諸夏的一切。

如果按照這樣發展下去,結果就是倆條路,一條是無限制的改朝換代,另一條就是在某一天儒教被人推翻,這事也是很可能的,畢竟那種諸子百家級的存在,本來就是在現實世界開掛的人物,不用往遠了說,就是一個王陽明就差點推翻了儒教,要不是正德剛好落水得病後,被他老師軟禁而死,這個開著外掛活在現實世界的大佬,就真的以一己之力將儒教溯本歸源,重新變成一個學派了。

可是最終儒教還是被人推翻了,問題是,推翻儒教的人,不是自己人,而是外來文化。

這一下事情就大條了,儒教被外來文化推翻了,代表著什麼呢?

這他喵的代表了,幾千年來的最強文化體系,落伍了,不行了,將要被淘汰了。

在這幾千年未有的大變局裡,儒教剛上場就被人KO了,問題是我們的文化已經和儒教合在一起了,分不開了。

儒教被擊倒,就代表的文化被擊倒,也就是從這時起,外面的月亮比自家的圓,再緩緩的成為真理,外來的文化比我們優秀也就成了事實。

甚至諸夏的文化自信心在短短的時間裡,到了最低點,諸夏也就從儒家的坑裡,跳到了西方文化的坑裡。

到了現代,諸夏用了幾十年的時間,還不容易才從西方文化的坑裡爬了出來,而且還有很多人不想爬出來呢。

卓群問廖勇覺得那邊的大明怎麼樣,廖勇的問答是很好,這就說明了他在潛意識裡已經被那邊的文化給吸引了。

這就是大麻煩了,現在的諸夏用宋朝的文化填補了一些根基,但是,文化的自信心還是沒有完全的回覆。

這個時候碰到了現代大明這個同源的強勢文化,麻煩是真的大了,卓群完全的不知道該怎麼對付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