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卿家,如何看待吳通等亂臣賊子,造反一事?”

“回皇……”

“咳咳!”毛驤見小崽子想要張嘴,連忙輕咳兩聲,示意回答一定要附和帝心。

“那還用說嗎?臣早就看那個吳通不順眼了!”藍玉莽莽撞撞的開口,剛好替欲言又止的毛銳解了圍。

“只需皇上給臣兵符,不出半月,臣定要讓他開城投降,悔之過錯!”

藍玉心直口快,話糙理不糙,朱元璋只是笑著點頭,將目光看向了毛銳。

“回皇上。”毛銳整理了一下頭緒,低聲言道:

“吳通與周楨等人,在朝為官多年,均為一部之首。

作為大明臣子,只知食君祿,而不知思君恩,此乃忠孝仁義皆全無。

而暗結逆黨,經營派系,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聽到這,朱元璋眼底閃過一絲滿意,只聽毛銳繼續道:

“臣以為,朝廷可以出示繳文,將吳通、周楨等人的惡行昭告天下。

如此!朝廷出師有名,百姓同心,軍中士氣可用,必能一路勢如破竹,剿滅亂黨。”

“好!毛家小子,說的不錯!”殺人又誅心,這很符合帝王心意,朱元璋撫掌輕笑,吩咐毛驤道:

“你去讓章中丞在三日之內,寫出一篇討伐繳文,咱要讓天下百姓,認清這些賊子的嘴臉!”

“是!”毛驤俯首應答間,對小崽子舉起了一個大拇指,扭身離去。

而藍玉作為粗漢,倒是很不在乎這些,畢竟打仗才是他的強項,至於出謀劃策,他哪是那塊料?

“涼國公聽旨。”朱元璋在椅子上站了起來,負手望著空中白雲。

“朕封你為討伐上將軍,五日後起兵三萬,肅清浙東三城!”

“臣藍玉,領旨!”有仗要打,而且打的還是與淮西不對付的浙東,藍玉當即樂呵呵的領旨。

“武威伯聽旨。”朱元璋話鋒一轉:

“朕封你為討伐總督,監管一切軍事要務,凡是不聽令者,皆有斬殺之權!

必要之時,可以配合討伐大軍,襲城作戰!”

毛銳面色一正,俯首領旨:“臣毛銳,領旨!”

洪武年間。

吳通逃離刑部大牢,串通朝中大小浙東官員,京營數千兵甲,逃離京師。

回到浙東地界以後,靠著吳氏經營了數年的關係網,收納山匪惡徒,釋放府衙牢獄犯人,出資招募兵丁與江湖人士。

時間不到三日,便已經有了兩萬男丁,甘願為其效力。

一時間吳通意氣風發,搖旗造反,喊響了大明腐朽,應當自清的口號。

且自冠為:一代浙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