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災變發生之前,大概有93萬人生活在這座小城之中,而現在卻僅有十七萬人口。而造成這一切罪魁禍首有兩個,一個是日本,還有一個是美國。
先來說說日本。公元2023年8月24日,日本不顧全世界人民群眾的抗議,將高濃度的核廢水排入了太平洋之中。”
“老師,日本為什麼要把核廢水排入海中呢?”
四年三班的課堂上,一位學生突然提問打斷了正在講課的歷史老師。
這名看起來只有是十一二歲的少年聽的很認真,當他聽到日本向海洋中排放核廢水的時候,臉上充滿了疑惑。
他覺得向海洋中排放核廢水固然是解決核廢水當中的其中一個方法,但是這個方法很明顯是錯誤的,甚至是愚蠢的。
歷史老師名叫許海峰,是一位看起來三十多歲左右的中年男人,長相俊朗,梳著油亮的背頭,戴著圓形的黑框眼鏡,穿著一身民國時期的長袍馬褂,整體上給人一種溫文爾雅的感覺。
許海峰推了推眼鏡,說:“日本之所以向海洋中排放核廢水一方面是因為自身國土面積太小,沒有多餘的空地建造儲存核廢水的儲水罐,我在上一節課中也跟你們粗略的講了一下福島核洩漏事件,如何處理這130萬噸的核廢水就成了日本的當務之急。”
“那也不能將核廢水倒入大海呀,可以選擇地下掩埋、電解排放、蒸發釋放這些都是可以的呀。”班上有學生義憤填膺地說,“他們這麼做和殺人有什麼區別?!”
“就是就是!當時小日子過的還不錯的首相真該拖出去槍斃一萬次!”
“等我以後長大了一定要造出時光機,穿越回去給那狗孃養的東西一刀,不對是一百刀!砍完還得讓他吞下一百億根鋼針!”
“臥槽,你這都把人砍死了還怎麼讓那byd吞針,依我看還不如往他皮燕子裡塞一個行星發動機,直接送他離開太陽系!”
班上瞬間嘰嘰喳喳起來,你一句我一句,說什麼的都有。
許海峰聽到有個學生說要往那個小日子過的還不錯的首相皮燕子裡塞一個行星發動機的時候,不知道在腦海中腦補了一副怎樣的畫面,表情管理差點沒繃住。
他把這一輩子傷心的事情在心裡想了一遍才沒讓自己笑出聲來。
好險,差點把這麼多年樹立的狂拽帥氣180完美優秀好教師形象給毀了。
他看差不多了,乾咳了幾聲:“咳咳!”
班上瞬間鴉雀無聲。
“日本之所以選擇將核廢水排入大海,一方面首先是日本長期處在一個經濟低迷狀態,排放核廢水引起全球範圍內的汙染之後,日本將會創造一個新的產業。這個產業涉及核廢水處理,檢測以及相關裝置的製造和銷售,透過這種方式,日本不僅可以提供新的就業機會,還可以刺激經濟增長。”許海峰說,“另一方面,美國作為日本最大的股東,對日本排放核廢水的作用也起到了一定的決策作用。美國可能在某種程度上默許了日本的行動,以此來換取政治和經濟上的利益。”
有女學生問舉手提問:“當時的國際組織不阻止日本嗎?”
“當時的國際組織名為國際原子能機構,該機構給出的表態是認為日本所向海洋中排放的核廢水是經過處理的可直接飲用的水,對人類和自然環境的放射性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什麼排放標準也都符合當時的國際標準。”許海峰說。
或許是說的有些累了,許海峰拿起講桌上的保溫杯擰開瓶蓋喝了一口,緊接著拿起講桌上的遙控器開啟了數字黑板。數字黑板自動播放了一段提前準備好的影片,影片中的視角是在一艘帆船上,攝影師將鏡頭對準一望無際的蔚藍海洋,風吹動海面捲起層層海浪,時不時地會有一道白色身影猛地從空中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