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孜巴依被製作成傀儡之後,由雲琰進行控制,無論走到哪裡,她都會跟在身後。
而云琰繼續遁隱,用“雙刀俠客”的身份行俠仗義,其威望在百姓們心中越來越高,甚至有的人將他稱呼為“回紇的救世主”。
哪裡有不公平,哪裡就會有雙刀俠客,官府不敢管的他敢管,官府管不了的他還能管。
凡有不公平的地方,總能看到他的身影。
也正是因為“雙刀俠客”秉持所謂的正義,引得朝廷十分尷尬不悅,他的所作所為根本就是打朝廷的臉。
對比,回紇各地的官府都在打壓追捧“雙刀俠客”的人,也因如此,使得朝廷江河日下,各地爆發了大小不同的暴亂。
起因也很簡單,就是朝廷侮辱了百姓們的偶像,引得官府和百姓發生衝突,將更多的人捲了起來。
這天,王庭朝堂之上的氣氛尤為沉悶,帕拉可汗的臉色很不好看。
“公主,近來的百姓暴亂你有什麼看法?”帕拉可汗問道。
被控制的闊孜巴依表面上看不出任何不同,可她的意志已經徹底被雲琰控制,而她所說的話便是雲琰想說的。
闊孜巴依說道:“雙刀俠客的風頭已然蓋過朝廷,任由其滋長下去,屆時朝廷威嚴將不復存在,打壓他乃刻不容緩的事情。”
這是雲琰想要表達地意思,藉助闊孜巴依之口不斷加劇朝廷和百姓的矛盾,當一個國家失去民心的時候,也是走向滅亡的時候。
只不過,這個道理是他們這些遊牧民族所不能夠理解的。
帕拉可汗冷著臉問:“寡人聽說了些許隻言片語,說那雙刀俠客是駙馬,你覺得這個說法靠譜嗎?”
“又或是說你們夫妻二人在密謀著什麼?”
當初,雲琰殺了阿里木的事情一直耿耿於懷,從哪以後,雲琰基本就是閒散人,極少參與朝政,但明眼人都明白,他被帕拉可汗排擠走的。
對比,有人說雲琰懷恨在心,故而假冒俠客跟朝廷作對。
其實,這個說法也不無道理。
“父汗,駙馬這半年來極少出門,就算出門也是派人跟著他要是雙刀俠客的話,為何還要大費周章的幹那些出力不討好的事情?”
“煽動群眾跟朝廷作對,和之前找個理由進宮來,然後伺機行刺不是來的更直接些。”
經她這麼說完後,帕拉可汗覺得好像很有道理。
確實如此,如果雲琰有非分之想的話,直接刺殺自己,然後藉助公主的名義強行登記,豈不更加的有效直接。
“先不說駙馬的事情,至於那個雙刀俠客的身份也暫且不要追究,當務之急是如何重振朝廷的威嚴。”帕拉可汗說道。
而這件事又出現了新的分歧,保守派認為重振威嚴當以“文”字為主,透過教化育人,以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
而激進派則認為“武”字才是正道,歷代先祖都是在馬背上奪得天下,唯有武力統一才能夠讓迂腐不化的百姓們害怕,恐懼是讓他們聽話的最簡單的辦法。
於是,保守派和激進派雙方形成互為犄角的情形,兩者互不相讓,各抒己見,誰都能無法說服對方。
而雙方的支持者大抵相當,所以有兩個人的站隊便尤為重要,那兩個就是闊孜巴依和利路修。
一個是王位的唯一繼承者,一個是國家的將軍,可以說除了帕拉可汗,他們二人說話的權重是最大的。
每次朝會議政也基本是他們左右朝局。
“公主,將軍,你們兩個人覺得到底是文還是武?”帕拉可汗問道。
闊孜巴依沒有急著表達自己的想法,做出讓步後,讓利路修先說。
利路修掌管軍隊,自然對於男兒的熱血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