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那可就麻煩了。”
血型?排斥反應?! 每一個字他們都認識,可連在一起就是聽不懂。
雲琰也沒指望他們能聽懂,畢竟古人的認知當中,血液只是紅色的而已。
“我現在要做的是驗血。”
對比,帕拉可汗挽起胳膊,說道:“只要能救阿里木,隨便用寡人的血。”
父母和孩子的血液通常情況下是很難匹配的,而云琰又無法跟他用現代醫學的角度解釋,只能說他的血液不符合。
由於沒有現代醫療器械,雲琰只能用最笨的方法,那便是透過兩種血液是否凝結融合,儘管誤差很高,但也是最快的。
於是乎,雲琰取用了阿里木的外周血滴在碗裡面。
讓王宮的妃子、宮女太監們逐一進行驗血。
經過半天的篩選,終於是找到了三十六個人跟阿里木的血型一致的人。
鮮血之人有了,接下來就是製作輸血的儀器, 古代唯有橡膠管和輸血針,便只能找到替代物品。
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雲琰也是費勁千辛萬苦,才找到了替代物,橡膠管用連翹枝莖,輸血針用月季的芒刺。
就這樣,一套簡陋的輸血裝置好不容易湊齊。
真正的換血工作要開始了。
而云琰的做法也很快引起了宰相哈拉汗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