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琰要跟鑑真大師進行比賽,二人還是要探討佛學。
這件事一經傳來,立刻引來很多人的休息,鑑真大師乃是佛學大家,跟他談經論道,豈不是自討沒趣。
大家無不都在羞辱雲琰不自量力,要是雲琰贏了,他們這輩子不再信佛。
這些年,鑑真和尚靠上大忽悠的本事,在東瀛圈粉了不少追隨者,尤其是那些達官顯貴,都是他的粉絲之一。
“大師,對方主動自求難堪,你就金口一開給他些教訓,也讓他們知道咱們東瀛的佛學之博大精深。”仁合天皇說道。
鑑真和尚對於這張嘴還是非常自信的,能在東瀛這麼多年都吃的開,自然也是有些本事地。
於是乎,二人來到大明寺的佛殿裡面,當著眾百官和眾和尚的面跟雲琰來一場佛學的論道比賽。
二人各自坐在蒲團上面,鑑真和尚說道:“遠來是客,你且說吧,怎麼比賽法?”
“論說佛經,我承認不如你,咱們就比一次對佛學參悟的悟性深淺如何?”雲琰說道。
鑑真和尚很是淡定地說:“沒問題,你請說。”
“佛家有五大戒律,殺盜淫妄酒,其中淫之亂乃不可饒恕之原罪,可我卻聽從一則佛祖的故事,”
傳聞,釋迦牟尼佛和弟子阿依納伐歸途中遇到一條河流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同樣的一位衣著華麗的女子亦是如此。
因河水不淺,徒步走過去難免會打溼衣服。
於是,釋迦牟尼佛二話不說,背起女子淌水過河,過河後二人繼續上路。
阿依納伐忍不住問:“佛祖,您不是教我們不能親近女色,今日你又怎麼能背女子過河呢?豈不犯了淫戒。”
然而,釋迦牟尼卻哈哈大笑:“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倒是一直還在揹著呢。”
待雲琰將故事講完之後,雲琰問道:“敢問鑑真大師,佛祖既犯了淫戒,卻為何又要說放下?”
鑑真和尚說道:“因為佛祖心無旁騖,心中無淫戒,那便沒有觸犯戒律。”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鑑真和尚回答的答案十分標準,正是因為心裡面已經不在乎女色,哪怕身上有接觸,也不算觸犯戒律。
話是如此,可遇上詭辯小能手,定叫他如坐針氈。
“說得好!不虧是大師,一語中的。”雲琰先揚後抑,又道:“不過,我不明白,佛祖明明犯了淫戒,卻偏要說沒犯呢?”
“他已經做了,卻說沒做,只因心無旁騖便是自欺欺人,不覺有些可笑嗎?”
“放肆!佛祖也是你能隨便詆譭的。”
雲琰連忙雙手合十:“佛祖原諒,我只是好奇,既得者,又語不得,那到底是得還是沒得?”
“當然是沒得。”鑑真和尚說道。
“可又如何證明沒得?如果我們錯了虧欠良心的事情,一句我心澄澈便能脫逃罪孽,那麼還要我們的律法做什麼?”
鑑真和尚大言不慚地說:“律法束人不束佛。”
言外之意就是,律法是約束普通人的,而對於佛門子弟無需遵守。
這句話不免有些言過其實。
這時候,雲琰突然從蒲團站起來,大家不明白他想幹什麼,他走到鑑真和尚面前,猝不及防的給了他兩個耳光。
啪啪!
耳光作響,鑑真和尚的那張臉瞬間變成了紅色。
鑑真和尚怒道:“你tm幹甚麼?”
“阿彌陀佛,大師,我雖打了你,卻非我無心之過,因為我的心裡面根本就沒有打你。”
按照鑑真的說法,只要不是故意的那就不算觸犯戒律,同理,只要雲琰不是故意的,那麼就不能算打他。
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