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按時起早,處理政務。

華裳初承雨露,身子略有不適,畢竟還僅是一個15歲的小孩子而已。

當然,華裳並未露出不適的表情,而是溫柔的起身,為皇帝更衣。

“愛妃再躺會兒吧,不用如此勞累。”皇帝輕輕的握住華裳的手,低聲說道。

華裳羞紅了臉,心下卻多了幾分甜蜜,昨晚這位陛下就十分溫柔,今日又如此體貼,看來應該是一個好相處的人。

“是。”華裳柔聲應道,然後朝門外喊道:“進來伺候陛下更衣洗漱。”

一眾宮女和太監捧銅盆、帕子等物便魚貫而入。

華裳退到一邊,不時幫忙遞個帕子,身姿端莊柔順。

“皇上,早膳還未曾用,要宣膳麼?”華裳輕聲問道。

皇帝看了看外面黑乎乎的天,搖了搖頭道:“時辰已晚,今日便不用了,朕直接去上朝。”

華裳微微皺眉,面有憂色,轉頭向皇上身邊的大太監陳喜道:“陳公公,皇上下朝了,記得擺些像桂花糖蒸慄粉糕等易克化的點心,讓皇上用些。”

陳喜笑得很是喜慶,一張圓臉更顯得親切,俯身應道:“是,奴才定然記得。”

皇帝笑了笑,對華裳和陳喜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話說這位陳喜公公在這宮廷裡的地位可並不尋常,作為皇帝身邊的大太監,本來就是前朝後宮爭相討好的紅人,更何況他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也不一般。

這位公公是打小就服飾當今的,還曾經立過救駕之功,被皇帝賜予國姓,誰見了都要尊稱一聲陳公公的。

這位陳公公曾經因為疏忽而造成掖廷宮的火患,那場大火少了大半個宮殿,由於掖廷宮隸屬後宮宮女處所,皇后娘娘、太后娘娘負責徹查此事,等查到了陳喜公公的身上,皇后娘娘拿不定主意該怎麼處罰了,竟是進退不得。

而太后娘娘更是乾脆,連一句責問都不曾有,直接當這事兒沒發生過似的。

皇帝得知此事後,連一句申飭都無,還賞賜玉器為他壓驚。

華裳心中對這位帶有傳奇色彩的陳喜公公頗為忌憚。

要知道古代宮廷建築都是木質結構的,所以宮內用火都是相當小心,道路邊也都備著銅製的大缸,裡面裝滿了水,就是以防萬一。一旦發生火災,其實是非常不容易控制的。

只要發生火情,那查下來,砍百八十個腦袋都算是少的了。

因為陳喜公公這件事,皇帝還訓斥了皇后,言小題大做。

華裳都替皇后委屈的慌。

皇帝並不知華裳正在想什麼,穿戴整齊之後,就低頭對華裳輕聲道:“朕走了,愛妃多休息。”

華裳低眉順眼:“是,恭送皇上。”

華裳一直跟著皇帝出了上陽宮的宮門,跪拜目送皇帝鑾駕走遠,才轉身回宮。

扶著谷香的手,回到內室,坐到榻上,華裳才鬆了一口氣,感覺身上回暖了些。

皇帝對她十分溫和,這令華裳十分開心,但是華裳也並不認為自己就真的高枕無憂,皇帝就真的十分好相處。

他們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華裳很清楚這個事實,沒有人會給她時間和皇帝相濡以沫、相互瞭解、相互包容。

她不能犯錯,因為哪怕什麼都不做在皇帝的眼裡也許都是錯!

她必須討好他,他富有天下,他掌握著這個國家所有人的命運,誰有資格讓他等、讓他包容、讓他愛?

愛情在皇帝的眼裡也許不值一提,因為天下愛他的人太多了,太多太多了。

華裳眨了眨眼,眼中的水汽漸漸消散。

她不委屈,這是她自己選的路。她不是為了期盼寵愛和愛情,她進宮是為了一份獨一無二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