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 6轟炸機那龐大的機身此時正面臨著一場巨大的變革,因為現有的機身結構已經到了必須要進行大幅度修改的時候。

這款誕生於五六十年代的機型,其機身設計早已遠遠落後於時代潮流,根本無法滿足當今現代化空戰的嚴苛要求。

原本略顯笨拙的機身形態急需被重新塑造,使其變得更為修長和流暢。

同時,對飛機的氣動佈局也要做出全面最佳化調整,從而讓轟6轟炸機能夠更好地遵循空氣動力學原理飛行。

即便搭載著原有的渦噴8發動機,經過這番精心修改後的新版本轟 6轟炸機,其飛行速度仍將獲得顯著提升。

修長的機身,能讓轟6轟炸機的作戰半徑自然也會相應擴大。

不得不說,一個出色的機身設計對於一架轟炸機而言實在太重要了。

它擁有化腐朽為神奇的魔力,可以從各個方面徹底改變這架飛機的效能表現。

……

林宸然站出來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與寶貴建議。

而坐在下方的一眾來自 077機械軍工廠、曾經參與過轟 6轟炸機原始設計研發工作的工程師們,還有眾多航空航天領域的精英人才們,則紛紛拿起筆快速地記錄下這些關鍵要點。

在此之前,由於轟 6轟炸機本身效能太過滯後,以至於大家一時間都陷入了思維困境,難以想出切實可行的設計改進方案。

得益於林宸然及時且富有啟發性的提醒,眾人腦海裡瞬間湧現出各式各樣關於轟 6轟炸機全新機身設計的創意構想。

隨後在場的眾人紛紛舉手示意,整個人十分踴躍。

把自己腦中的轟6改轟炸機的機身設計說出來。

每次提出來各種機身設計,都經過眾人的激烈討論。

現場的氣氛十分熱烈!一眾前轟6轟炸機的設計研發工程師見狀,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這種事情,他們很久都沒遇過了。

現在在077機械軍工廠再次“享受”到了!經過半個小時的討論,暫時確定了幾個轟6改轟炸機的機身設計。

這凝聚了頂尖航空航天人才的想法。

到時候精修一番,拿出來討論,確定最終的轟6改轟炸機的機身設計。

……

轟 6改轟炸機若想實現效能質的飛躍,其動力輸出系統必然需要經歷一次全面且深入的升級與改造。

之前裝配在轟 6轟炸機的之上的渦噴 8發動機已無法滿足新時代作戰需求,註定將被淘汰出局。

這款渦噴 8發動機所能提供的推力只有9.5噸,簡直是可憐巴巴!這直接導致轟 6轟炸機可攜帶炮彈的重量極為有限。

由於動力不足,其作戰半徑也僅僅只有區區兩千公里而已。

一架航程不過兩千餘公里的轟 6轟炸機,即便裝備了核彈頭這樣極具殺傷力的武器,其對敵方形成的威懾力也會因距離的限制而大打折扣。

這也是為什麼炎國空軍要對轟6轟炸機進行升級改造的原因。

一款作戰半徑只有兩千公里的轟炸機,根本就沒多大的威懾力。

更為致命的一點,轟 6轟炸機的飛行速度甚至尚未能突破 1馬赫。

一旦遭遇敵方先進戰鬥機的攔截,它便如同一個碩大無比、行動遲緩的“活靶子”。面對來勢洶洶的敵機,轟 6幾乎毫無逃脫之機,等待著它的似乎唯有被無情擊落的悲慘命運。

而其他國家現有的轟炸機,在速度跟作戰半徑方面,直接把轟6轟炸機狠狠的甩在後面。

轟6轟炸機都看不到其他國家轟炸機身影。

……

前轟6轟炸機設計和研發工作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