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嘆一番後,祁同偉看著鍾小艾問:“小艾,昨天那事,你怎麼想的?”

“我……”鍾小艾點點頭,“可以。

"

日子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二月底,離三月大會也就剩一週了。

這段時間,祁同偉一直低調行事,帶著江城的成果回到燕京。

靠著這份功勞,他順利升任副廳,升職速度一點不比自己慢。

在京城這種地方,早點升官對關鍵時刻的幫助可不小。

另一邊,李達康的辦公室裡。

"你要去新區?”李達康臉色陰沉,瞪著孫連成。

在他眼裡,孫連成沒什麼本事。

之所以沒開掉他,就是想讓他配合丁義珍搞舊城拆遷。

因為只有孫連成這種沒背景又沒野心的人,才不會搶光明峰專案主導權。

換成別的區長,肯定要爭個發言權,哪怕拿不下來,至少也要有點話語權。

李達康絕對不能讓這種事發生!他知道丁義珍跟商界打交道有一套,就算有點小問題,只要光明峰專案順利推進,招商大會辦得圓滿,這些問題根本不算什麼。

孫連成附和道:“對,達康書記,我想去新區。

"李達康有點驚訝:“光明區待得不開心?怎麼突然想換到新區了?”他怕孫連成這“軟柿子”一走,來個更棘手的新區區長,態度立刻軟了下來,聲音也柔和了:“老孫,我知道你和丁義珍在光明峰專案上有矛盾,但你負責招商引資,他負責拆遷動員,你們配合好,等專案成功了,你們倆都是大功臣!”

大功臣?說是背鍋俠還差不多!誰不知道拆遷這活兒苦差事?別說釘子戶了,光是拆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就夠頭疼的。

光明區是京州最繁華的老城區,過去好多機關都在那兒辦公。

雖然為了發展搬走了,但那些家屬院和退休老領導的宅子還在。

孫連成心裡明白,他認識的就有二十多個退休幹部,其中不少人的官職比他高。

最頭疼的是,還有某位重要人物的老宅也在拆遷範圍。

除了那些百年的老建築被當作文物保留下來,其他五六十年代蓋的房子全在拆遷名單裡。

不管孫連成最後能不能搞定這些人,這鍋他是背定了:要麼得罪退休幹部,要麼惹毛李達康。

倒不如早點離開。

孫連成直截了當地說:“達康書記,我可不是因為跟丁市長鬧矛盾才想去新區的,我是覺得新區經濟不行,想去那邊掌舵。

"

“嘿嘿……”李達康忍不住笑了,清了清嗓子接著說,“我能理解你想要做事的心情,不過新區還在起步階段,我們現在重點還是光明區的舊城改造專案。

"他覺得孫連成說這話很正常,畢竟孫連成要是真有能力,也不會被丁義珍逼成這樣。

孫連成立即表態:“達康書記,我可以打保票!我查過資料了,去年新區的gdp不到十億,我保證今年讓它翻一番,甚至更多!”新區是前年新劃出來的,發展了兩年,雖然修了幾條路,下水道也鋪了一大半,但到現在為止,沒有一家大公司進駐,就剩下幾家原本就在那裡的小工廠。

這些工廠早晚得拆掉,都是汙染嚴重的地方。

以前的郊區現在成了新區,這些工廠必須遷走,因為以後這裡要建住宅樓、學校、醫院和商場之類的大型設施。

"二十億?”李達康搖頭,“翻一倍又有什麼用?光明峰專案一開工,那可是上百億的投資,還不止呢!”

“那就五十億吧?”孫連成反問了一句。

"5個億?”李達康愣了一下,盯著滿臉自信的孫連成,忽然明白過來,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