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馳坐在書房裡,連夜下了數道命令。

之後,在書房的榻上小憩了一會,便起身換上了乾淨的官袍去上朝。他步履穩健,很難看出是一夜沒有休息的人。

在護衛的相護下上了馬車。

途中見到幾頂軟轎抬往宮門的方向,不是所有官員去上朝都坐馬車,大多數會選擇坐轎子,還有那出行的架勢,遠比不上秦馳。有一些品階不高且家境一般的官員,去衙門上值通常是步行。

秦家馬車越過他們。

有幾個官員湊在一塊。

有人打趣道:“論起排場,王公貴族也比不上咱們秦大人。”

“你羨慕?”旁邊一個官員笑問。

那人連忙搖頭,“不不不,不羨慕。秦大人這樣的風光,我自認無福消受。”

“呵,可不是?換誰碰到了他的事兒,墳頭草都長半人高了。”

誰不知道秦馳被人盯上了,一個疏忽就要被刺殺,三天兩頭就上演一回,文武百官已經習以為常了。而刺殺秦馳的殺手五花八門,換個人早死了不知多少回。

秦馳到現在還活蹦亂跳。

只能說這人的命硬。

一人突然道:“這次好些天沒有聽到秦大人遇刺,殺手是放棄了?”

“大臣有幾日在宮裡商議國事。殺手想在宮裡刺殺他,也沒那個能耐。”

“……”

朝會上商議的國事,仍舊是關於叛軍的問題。主要是討論要派遣哪位官員去談判。

在這個問題上僵持住,大殿上的氣氛很是緊張。這是一件十分危險的苦差事,談判好了是大功一件。稍有不慎就可能會被叛軍當成立威物件。

朝中九成的文官不想去。

一個個低著頭,儘量降低存在感。

明成帝端坐在龍椅上,威嚴地盯著滿朝文武,“沒有一人站出來,願意前往建寧嗎?”

大殿死一般寂靜。

明成帝看向三位閣老,“三位愛卿有何心議的人選?”

李華容正要回答。

聞閣老搶先開口道:“陛下,這等立功的機會,就該讓給年輕的臣子來擔當,故而,臣提議由秦祈安大人前往……”

“你放屁!”

李華容打斷了聞閣老的話,指著聞閣老破口大罵,“你個老不羞的東西,不就是秦祈安駁了你一回的面子,就心眼小到不顧大局胡亂提議?你不知道秦祈安是朝中重臣,還是不知道整個工部要由他來掌舵?你安的什麼心吶,不得不讓人懷疑,傳聞中守禮公正的聞閣老,是不是徒有虛名。”

這話罵話一句比一句重。

聞閣老氣得手指著李華容,唇瓣時不時顫抖幾下,“你,你血口噴人。”

“總比你不做人的好。”

李華容冷笑的反譏。

旋即,不等聞閣老開口辯解,李華容徑自躬身嚮明成帝請罪,誠然道:“請陛下寬恕臣的失態。實在是臣過於氣憤了,好歹秦大人是陛下一手提拔上來的年輕臣子,是我們大夏朝的未來棟樑。聞閣老嘴上說是給他立功的機會,實則就是推他去送死。滿朝文武有誰不知道,他三天兩頭被不明勢力刺殺?我等可以袖手旁觀,卻不能不當刺殺不存在,人在京師就這樣了,離了京,他還能活麼?”

一句還能活麼?

把明成帝也給問住了。

這事兒大家心知肚明,活不成。

秦馳低頭垂下眼瞼沒有說話。

其實大家沒有提議由誰去。

因為提誰就是得罪誰。

這時腦子清楚的官員也知道聞閣老有些偏了,按照慣例這種事情跟賑災差不多,通常是在五品官員中篩選,地位有點兒重要卻又不會很重要,頂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