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到外面就屬於高風亮節。

楊家的家風會更上一層。

如果楊閣老因為外面的事情,而給人狗急跳牆的感覺,反倒是落了下乘。

二人又商談了小半個時辰。

楊閣老這才避開了府中人的視線,回到了前院。剛要踏入他的落院的月亮門。

一個人匆匆而至。

楊閣老一瞧來人,正是他的心腹長隨,“出了何事這麼著急?”

“老爺,不好了。”

長隨焦急說著,正當他要張口,左右瞧了瞧,見沒有人了,這才靠近楊閣老耳邊小聲道:“剛收到了最新的訊息,馮提督被陛下打入了詔獄!還有劉家大爺又重新被捉入了大牢。”

“怎麼回事?”楊閣老心驚。

長隨稟報道:“有人撞見劉家大爺在採石場作威作福,跟大爺似的還要讓人伺候,然後那人對外傳開了,說這樣的服役能不能讓他也來。”

撞見的人正好是個文人。

那文人有點酸,對外說出去很多人都不服。

府尹讓人去調查得知,是劉家人行賄採石場的負責人,採石場涉案的人員已經捉住了一批。

楊閣老對於劉家大爺壓根不關心,他怒目瞪向長隨,又壓低聲音咬牙問:“我問的,是馮提督之事!”

長隨搖頭,“收到訊息奴才就來向您稟報。”

“行了,快去查。”

楊閣老趕緊把人打發去調查。

然後,他面上尚能保護淡然,內心卻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馮提督出事了?

這是楊閣老不曾想到的。

明成帝為什麼偏偏要在這時候把人關入詔獄?

詔獄主要關押朝廷重犯,由錦衣衛負責掌管。

獄中的酷刑極其殘酷,許多犯人無法承受而死亡。明成帝將馮提督打入詔獄,代表他沒想讓馮提督活著出獄。至於錦衣衛能從馮提督嘴裡挖出多少便不得而知。

而楊閣老最怕的,就是錦衣衛從馮提醒嘴裡挖出東西。

但,還是那一個疑問,什麼時間不出事,為什麼偏生在這個時間?

長春宮出事?劉家出事?

三件事是否有關聯?

楊閣老自問自己行事向來三思而後行,謹慎到絕不會落下把柄。上次幫劉院使也是他求得緊,而且劉院使的存在很關鍵。

回去書房,楊閣老靜靜地坐了很久。

隨後,不管發生了什麼。

楊閣老寫了一本辭官摺子,以退為進的送進宮裡。

辭官此舉,自然不是真要辭官。

而是一種試探。

用這事兒來試探明成帝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