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位或者還有。

當坐上了帝位,人心就易變。

一個上午下來,諸多大臣都在商議此事。

因為明成帝說睿親王那邊,他自己會修書去說明,眾人就一心想著怎麼解決建寧的叛亂,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

大家先仔細閱讀檄文內容,從中瞭解叛軍的主要訴求和理由,無非是迫明成帝退位,下罪己詔。號稱百萬之師,其實不然。

這百萬沒有人相信。

閣聞老高聲道:“臣建議派遣使者談判,這通篇的檄文,我等研讀過後,竟然無法從中瞭解叛軍的主要訴求和意圖。故而,臣建議派人去先了解,再談判,倘若談判無果,再派軍隊去平亂,我大夏朝是禮儀之邦,先禮而後兵。”

以前不是沒有人這樣做過。

朝中出現了叛軍,朝廷不會先派兵去平亂,而是先派遣使者前往叛軍營地,試圖透過談判解決分歧,避免戰爭。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緊張局勢,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如果談判無果,通常會調集軍隊進行鎮壓。

贊同聞閣老提議的大臣過半。

秦馳卻知道這種談判只是徒勞。

柳家的背後是先太子赫連楷,他同明成帝和睿親王有大仇。

李華容也出聲:“此前,臣建議先儘快釋出安民告示,澄清事實,穩定民心,表明朝廷的立場和措施,消除民眾的恐慌和不安。”

“臣附議。”

秦馳站了出來,“臣也覺得在商議前,還是要先安民,再整頓吏治,確保大戰起了,各個衙門依舊能正常運轉。”

這話就差說整頓內部,避免奸細出來搞破壞了。

夏維站出來,“臣,附議。”

“陛下,老臣也覺得可以。”寧國公又站出來說道。

於是,明成帝下令。

開始起草安民的公文,再抄了許多份,下達到各個州府,同時昭告天下,痛斥逆賊,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等等。

反正就是對於檄文的一個回應。

就像是兩方在吵架,一個罵人,說對方是多麼的可惡,天理難容。一個回罵,說對方純粹造謠,藉此來行惡。

像這樣來來回回的罵。

通常會有一段時間。

而這些事情距離宋錦很遠,是她插手不到的事情,反倒是大長公主派了管家過來,帶來了一份賠禮,告之生辰宴取消。

由大擺宴席改成了家宴。

對此宋錦表示理解。

其他人家同樣以示寬容。

唯獨是章妍姿得知這個訊息,又砸了一套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