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約定在頂點相見 (第1/5頁)
沒錢的時候應不應該買車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澤野弘樹說出擔任比賽工程師這句話,被驚訝住的不僅僅是土屋圭市跟鈴木亞久裡兩人,就連陳向北都滿臉不可置信的望向他。
本田賽車學院這段時間的相處,陳向北打心眼裡面認可澤野弘樹的為人跟執教能力。
雖然澤野弘樹沉默寡言且比較嚴肅,看起來不太好相處的樣子。但實際上他行事嚴謹、專業、公正,從來沒有區別對待過任何一名學員,包括自己這個中國新人。
並且陳向北在訓練過程中,還從水谷翔那裡得到一個訊息。
就是自己之所以能來到本田賽車學院,在於當初澤野弘樹力排眾議,給了自己一個試訓機會!沒有澤野弘樹的堅持,就沒有陳向北的現在。
亦或者換一種方式說,沒有澤野弘樹的“慧眼識珠”,陳向北想要順利踏入真正的方程式體系,獲得通往歐洲賽車的門票,中間還將經歷許多曲折。
同時隨著過完年陳向北19歲,年齡增大放在外界眼中,他的“短板”缺陷越發明顯,就更不會輕易給簽約或者試訓的機會,某種程度上會陷入一種死迴圈。
不過恰恰因為澤野弘樹的專業稱職,反倒讓陳向北從來沒有,把團隊成員的主意打在他的身上。
理由很簡單,想想看本田賽車學院總監,前日本超級方程式跟超級gt雙料冠軍,憑什麼擔任你一個學員的比賽工程師?要是跑出來還好,萬一沒跑出成績,澤野弘樹的付出跟回報完全不成正比。
陳向北選擇日本賽車最低谷期,想要撿漏組建自己的賽車團隊,有很多方面存在異想天開,堪稱是一場豪賭。
可在另外一些方面,他卻算得上務實。
至少陳向北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只想要把梁馳等幾人弄進去當底層維修技師,日後再徐徐圖之。從來沒奢望過“工程師”級別的職業,更別說技術層跟管理層了。
現在澤野弘樹卻主動給了機會!“澤野,你確定要擔任中國學員的比賽工程師?”
土屋圭市不敢相信的質問一句。
雖然arta車隊跟中島企劃一樣,都屬於泛本田陣營中的一員。
賽車用的本田nsx-gt,技術由本田提供支援,大讚助商之一是本田自有改裝品牌。
就連f1的超級亞久裡車隊,使用的都是本田引擎,圍場內當時把他們稱之為本田二隊。
但arta車隊終究不是本田集團!
澤野弘樹選擇到arta車隊,擔任一個初級方程式車手的比賽工程師,絕對屬於人往低處走的那種。
“沒錯,我確定。”
澤野弘樹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該猶豫跟考慮的事情,他在來的路上已經想過了,現在能給的只剩答案!聽到這句回答,土屋圭市跟鈴木亞久裡對視了一眼,臉上的神情很複雜。
他們都曾經跟澤野弘樹共事過,很清楚對方的性格跟能力,能做出這樣的抉擇,必然這個叫做陳向北的新人有過人之處。
僅僅一個雷諾巡迴賽的冠軍頭銜,再加上打破了小林可夢偉的賽道記錄,含金量夠跟arta車隊合作嗎?鈴木亞久裡猶豫許久,分別跟陳向北與澤野弘樹對視了一眼。從這兩個人的眼神之中,他彷彿看到了同一種東西,那就是渴望與信任。
曾經鈴木亞久裡的職業生涯並不順利,那個年代歐洲對亞洲車手充斥著歧視跟不信任,哪怕有過中島悟開創得分歷史,依舊在整體局面上沒有出現巨大改觀。
他踏入f1圍場前兩年,僅在車隊登場過一次,足足坐了兩年的冷板凳,看了兩年的飲水機。
那時候的鈴木亞久裡,就如同今天的陳向北一樣,期望車隊能給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也正因有過一段這樣的經歷,鈴木亞久裡才會把arta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