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就是廬江叛亂的李術,這人原本是孫策部將,能任命為廬江太守,掌管江北軍事,可見對他也十分器重,但沒想到這傢伙竟不服孫權管束造反了。

另一個就是宗族內部的孫暠,是孫堅之弟孫靜的長子,現任定武中郎將,屯守烏程,也不知道這小子腦袋是不是被驢踢了,孫靜還在吳郡當太守,他居然企圖攻打會稽奪權自立。

周瑜主外事,聞言答道:“孫暠在烏程整頓兵甲,欲攻會稽,卻被富春長虞翻所阻,尚未成患,然李術攻殺嚴刺史,與淮南賊人暗中勾結,恐怕只能兵征討.”

孫策微微蹙眉,問道:“如今我已經傷愈復出,若以書信勸說李術、孫暠二人歸心,公瑾以為如何?”

周瑜一怔,如果在以前,孫策聽到這個訊息,定會勃然大怒,馬上點兵征討李術,現在居然想著要用書信勸說,讓他回心轉意,看來真是沒白死。

心念電轉,嘴上卻說道:“伯符執掌江東,重振虎威,吾料孫暠定會聞風喪膽,束手就擒。

但李術已經殺了朝廷命官,自知難逃罪責,又與淮南賊人勾結,聽聞伯符傷愈,心生畏懼,只恐反而會鋌而走險.”

孫策一聲輕嘆,無奈道:“這李術統兵有方,吾本欲託付江北軍事,以防曹操,不想竟是養虎為患,反噬其主.”

周瑜言道:“眼下之事,要速將伯符傷愈之事曉喻江東各郡縣,先穩定人心,再逐一平叛,李術雖有異心,只要伯符親自出馬,也不過是螳臂當車,不足為慮.”

孫策點頭道:“正該如此,我們中午便啟程先回曲阿,明日設宴招待官吏賓客,再計議平叛之事.”

“大哥,大哥——”正在此時,忽然外面一陣大叫,便看到一個高大的身影急匆匆衝進來,看到孫策坐在主位,頓了一下大笑著撲上來。

“哈哈,大哥你真的活了,太好了,真是老天有眼,哈哈哈——”來人正是孫堅的第三子孫翊,為人驍勇果烈,性格作風和孫策十分相似,喜怒快意都在臉上,正因為這一點,當時張昭等人還提議讓孫翊作繼承者。

孫策站起身來,對這個風風火火的老三又愛又恨,上前抓住他的手臂,大笑道:“老弟,你來啦!”

“嘿嘿,我就說大哥不會那麼輕易就死的,果不其然,果不其然……”孫翊臉上帶著笑,眼裡卻是淚光隱現,苦等了一個多月,他終於再次見到了自己的大哥。

孫翊之所以各方面都和孫策很像,就是因為將孫策作為大英雄來崇拜,所以處處學他,加上他性格豪爽,在外人看來基本就個小孫策。

眾人見他們兄弟相會,知道孫策剛剛醒轉,還沒來得及與家人會面,定然有許多話要說,紛紛告辭而去。

孫翊更是壓抑不住心中的激動,圍著孫策追問他復活之事,原本屍體就停放了七日才下葬,沒想到一道雷竟能將他復活,簡直堪比神話故事。

孫策安撫著孫翊,說道:“眼下還有諸多大事處理,此事我們家宴上再說,將族中弟子都請來,我們共敘天倫之樂.”

“孫暠這小子不能讓他來!”

孫翊劍眉倒豎,握拳大叫道:“大哥你醒了我也就放心了,我現在就領兵去烏程,親手宰了這個王八蛋.”

“慢著!”

孫策攔住了他,搖頭一嘆,轉身到書案前取過紙筆,寫了一首詩拿給孫權,“你把這封信派人送給孫暠,他自會明白!”

孫權拿在手中,輕輕念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周瑜在一旁湊過去一看,忽然雙目發亮,撫掌大笑道:“伯符此作,短小精悍卻直擊人心,實在大妙,妙哉,妙妙妙妙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