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貿然離開可能引起大亂,帶頭留守縣衙就地服喪。

其他人也怕賊人趁亂而起,都跟著效仿,維持了江東各縣的安定,孫暠後來意圖攻打會稽,也是看到各地官員反對,又被虞翻勸阻,才一直沒有行動。

孫策沒有再理會孫暠,扶著孫靜進了府衙,言道:“經此一番劫難,反倒看出來江東內部人心不穩,吳郡之事,還要多拜託叔父了.”

孫靜見孫策對他還是如此信任,激動得鬍鬚顫抖,連連點頭:“伯符放心,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就一定會守住這一片基業.”

孫策邊走邊說道:“但孫暠若不處罰,恐難以服眾,我打算讓他去看護陵墓,以後不再參與政事,叔父意下如何?”

孫靜嘆道:“伯符能留他一條狗命,已經是莫大的仁慈,讓他守陵贖罪,最好不過.”

孫策微微點頭,他倒不是忌憚孫暠還會翻起什麼風浪,而是他這一脈的人,必須要作出改變,不能為孫家留下隱患。

孫暠這一支的後代裡,有兩個狠人:孫峻和孫綝這兩孫子。

他們是東吳後期的權臣,諸葛恪就是被他們設計誅殺,掌權後又殘害宗親,甚至可以說是將東吳最後一口元氣耗光的罪魁禍首。

後來吳景帝孫休繼位,直接下詔從族譜上將這兩人除名,可見這兩人犯下的滔天罪行有多讓人痛恨。

現在看來,孫暠這一脈從根上就已經開始爛了,那就不如提前消除這個隱患,先解除其權力,再改變他的後代,防患於未然。

落座之後,孫策言道:“昨日設宴待客,陸家不曾派人前來,叔父在吳郡,可知他們現在情況如何?”

比起孫暠這個無用之徒,孫策更關心的還是陸遜,還有他的兒子陸抗,這才是他真正需要的人才,後來陸遜也入了孫權幕僚,但這次卻不知道為什麼不來赴宴。

孫靜言道:“伯符不必多想,自廬江戰敗之後,陸伯言帶著陸績返回家鄉,這幾年一直隱居求學,其實並不在家中,先前的事情,也是各為其主,陸家豈能不明白這個道理?”

孫策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道:“叔父回去之後,務必打聽到他二人的下落,待我從廬江歸來,要親自登門賠罪.”

“伯符放心,此等人才,就算你不交代,我也要將其羅列至孫氏麾下!”

孫靜見孫策少了以往英武逼人的霸氣,更多的是平和謙虛,知道他經此大變,已經大徹大悟,心中十分欣慰,孫家興盛有望了。

孫策笑道:“明日我即將出兵北上,今日正好擺家宴團聚,讓孫暠向大家道歉,此事就算揭過,今後我們孫家子弟當齊心協力,共成大業!”

孫靜鄭重點頭道:“天不滅伯符,江東霸業可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