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 章 姜大哥 “吃播” (第1/4頁)
穿成市井小娘子開店發家記小說點點青青 點點青青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吃了早食,大家接著忙活。
姜阿爹又出門採購食材去了,家裡的白糖沒有了,白麵也不多,中午要吃的菜也沒有、晚上要賣的海帶也沒有了,姜蒜也要買,還要買豬肘子豬蹄,晚上滷料攤添個菜--滷豬肘子。
姜阿孃刷洗帶回來的鍋碗瓢盆,姜阿爺和姜阿奶繼續搓洗肥腸。
姜瑤回廚房準備熬滷水,一百斤肥腸分開滷,昨日的滷水倒掉,今日熬一鍋七十斤的滷水就夠了,上午滷三十五斤,下午再滷三十五斤。
昨日她發現滷的素菜,顏色不夠亮,味道吃起來沒有回甜的感覺。
今日她打算改良下滷水的配方,香料的配方儲存不變,改變下糖色配方和放入的時間,糖色熬了之後和滷水一起煮,鹵素菜時不再放醬油。
這樣不僅可以保證肥腸滷出來的顏色和味道不變,也可以讓素菜得顏色和味道更好。
先把香料用戥秤稱出來:八角、香葉、陳皮、香果各一兩四;桂皮一兩一;花椒二兩一;山奈零點七兩;食茱萸粉四小勺,半兩。
接著稱白糖的重量,按照一斤水十克白糖的比例,十克也就是零點二兩,那麼七十斤滷水就要十四兩的白糖,也就是一斤四兩。
爐子燒小火架上鐵鍋,鍋燒熱舀兩勺清油兩勺豬油下去,放入一把蔥薑蒜炒焦後放入稱好的各種香料,小火慢慢地炒香,然後倒入筒骨湯裡。
鐵鍋再次刷洗乾淨架回爐子,倒入稱出來的一斤四兩白糖,跟著舀入剛好淹沒白糖的清水,加入半勺清油,然後是用炒勺不停的沿著同一個方向攪拌,當看到鍋中冒出白色的氣泡,糖水變紅棗紅色時,端起鐵鍋舀兩瓢沸水進去,攪拌均勻。
將炒好的糖水也倒入筒骨湯裡,加入鹽,開始小火慢熬,熬三刻鐘。
“阿孃,滷水我加了糖色,等會肥腸不用再炒糖色了。”
姜瑤朝院子裡的姜阿孃叮囑道。
“好。”
滷水熬上了,剩下的肥腸也清洗完成了,此時太陽已經升至半空,院子裡一半灑滿陽光,姜阿爹載著一車食材回來。
姜瑤已經想好中午給姜恆送的什麼吃食,就做紅燒肉、爆炒豬肝、清炒藕片。
紅燒肉應該沒有人會不喜歡,她琢磨著把紅燒肉打造成她們的招牌菜。
紅燒肉需要慢燉一個時辰,這個時辰做正好。
“阿爹,我要做紅燒肉,你們要不要過來看看,之後這道菜就讓你們來做。”
姜阿爹把一袋白麵扛進大廳,聞言立馬說道:“好,馬上來。”
夫妻倆進了廚房,姜阿爺姜阿奶也好奇跟進來圍觀,姜妍更是豎起小耳朵,恨不得拿筆記錄下來,可惜她不識字,大家都很捧場,姜瑤開始講解燒製紅燒肉的關鍵點。
“肉皮要去掉豬毛和異味,放在燒熱的鐵鍋裡擦炙。”
姜阿爹看著女兒纖細的手指抓著一大塊肉,便上前接手過來。
肉皮烤到焦黃,用刀刮洗乾淨。
然後焯水、煸炒、炒糖色、放調料燉煮,燉煮時間、收汁時間,姜瑤把每個步驟拆開詳細講給這些大齡的學徒們聽。
“好了,就這些,阿爹、阿孃,明日你們就上手燒這道菜,這道紅燒肉要作為咱們的招牌菜,味道一定要正正好。”
“行,明日我多買幾斤肉回來,我們來練習。”
滷水熬好了,舀一鍋出來滷豬蹄煮肘子和藕片,剩下把焯過水的三十五斤肥腸放進去滷。
手上的活先告一段落,姜瑤回屋裡抓了一把銅板,出了門,走出巷子拐去雜貨鋪買食盒。
食盒有好幾種材質除了可以裝飯菜,還可以放筆墨、鏡子、梳子、卷軸,有漆盒、藤盒、瓷盒、琺琅盒,最便宜就是漆盒了,姜瑤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