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韭菜雞蛋煎餅 (第1/3頁)
穿成市井小娘子開店發家記小說點點青青 點點青青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等姜研買好糖畫,三人又慢悠悠往回走。
“誠誠、浩浩,我們回來了。”
三人剛走到巷子裡,就看到姜誠和姜浩在門口玩。小兄弟倆正玩的盡興就聽到二姐的聲音。
“阿孃,大姐、二姐。”兩小隻立馬撲過來。
姜研放下竹筐,舉著糖畫高聲說:“看,這是什麼好吃的?”
“哇哇哇,是糖畫。”
兩小隻高興地大喊大叫。
“浩浩,看,是大老虎。”
姜研遞給姜浩一個老虎糖畫,給姜誠一個猴子糖畫,自己留一個蝴蝶糖畫。
“哇,大腦虎。”
姜浩沒吃過糖畫,他學哥哥的樣子把糖畫放到嘴裡舔了一下,頓時雙眼發亮。
“好甜啊。”
姜妍也拿起糖畫舔了一下,好甜,接著舉到姐姐和阿奶、阿孃的嘴邊讓她們也咬一口。姜誠也學二姐的樣子,舉到阿爺、阿爹的嘴邊讓他們也咬一口。
姜浩也要學著哥哥姐姐,舉起糖畫,眾人看到被舔得溼漉漉的糖畫,紛紛搖頭拒絕。
“瑤瑤,這些小魚打算怎麼處理?”
姜阿爹接過女兒手上抱的醪糟酒,問道。
“先把魚洗剝乾淨,再曬了起來,曬乾後可以拿來做成魚鮓。”
魚鮓也就是醃製的魚。明代宋海翁曾作:“糯米酒兒鮮魚鮓”。
姜瑤打算用醪糟和鹽來醃這些小魚,一層魚,一層醪糟,一層鹽,再一層魚,一層醪糟,一層鹽地碼在罈子裡。等過幾個月天涼了,拿出來炸或燜到刺酥,吃著鹹津津帶著股子醪糟香。
姜瑤還記得在現世末世前湖南的一些地區,都有製作魚鮓的傳統,雖然製作魚鮓用大鯉魚最好,但是姜瑤不講究,用這些個頭小又便宜的魚,也能做出好吃的魚鮓。
“好,那我來處理這些魚。”
五十斤小魚,雖然個頭小,但是要一條一條刮魚鱗,掏內臟也要花不少時間。
“我來幫忙,老頭子,你也一起過來幫忙。”
姜阿奶、姜阿爺都過來幫忙殺魚,姜阿孃見狀也過去幫忙。
院子裡放的雪菜,曬了兩天了已經曬蔫了,姜瑤打算先把這些做成梅菜。
做梅菜要先煮,然後燜一晚上,再曬再蒸,三蒸三曬,不過這個時辰不適合煮,等晚上睡前再煮吧,正好可以燜一晚,明天白天拿出來曬。
手上沒活,姜瑤便進廚房轉了一圈,爐子在燉雞湯,竹筐裡還有韭菜。
她已經想好了,擺攤要賣什麼吃食,就賣韭菜雞蛋煎餅和魚丸湯。
這兩種吃食成本低,韭菜可以找野韭菜,這個季節山上、野外很多,半天就能割兩筐回來。
還有就是魚,魚也不用買,可以自己去捕。
現在街上賣的餅有胡餅、炊餅、鮮花餅和酥皮餅。
其中,炊餅也是蒸餅,白麵揉成麵糰加鹽、芝麻再擀成餅,放鍋裡蒸,裡面沒有包餡,有點類似現世的饅頭或者蒸餅。
而胡餅則是用火烤出來的,也叫作燒餅、爐餅、麻餅。市面上賣的胡餅有不包餡的,也有包餡的。
她們在攤子上賣兩文錢一個的胡餅就是不包餡的,用麵粉和麵發酵後放少許鹽、胡椒粉、擀成餅的形狀,撒上白芝麻再放烤爐上烤,這個有點像新疆的饢。
而包餡的胡餅裡面包的多是胡核桃。
另外鮮花餅、酥皮餅是作為點心、糕點售賣,盛京城裡的百年老店玉桂齋裡的賣的鮮花餅、酥皮餅就很出名,當然價格也不便宜,姜瑤他們都沒吃過。
對於她準備賣的韭菜雞蛋煎餅,姜瑤她不怕賣不出去,一來是盛京物產豐富,盛京百姓對新奇的吃食、事物接受度很高,二來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