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瑤點頭,她不止想買,還想多買。

這乾的玉米粒用處可不少,能煮粥、能磨成粉做成玉米麵,也能榨油。

人能吃,家裡的老驢也能吃。冬日沒有嫩草和乾草,豆渣又緊俏,這個可以給老驢加加餐。

“一斤多少錢?”姜瑤問道。

小二:“五斤十二文,頭年官府組織的,賣的是最低價,純屬賤賣了,從夏州耗時耗力運回來花的工錢都掙不回來。

明年就沒有這個價錢了。小娘子要買多少?”

姜瑤轉頭看向姜阿爹:“爹、娘,咱們多買一些放著。”

她朝兩人眨眼睛。 夫妻倆就明白了,這是個好東西。

姜阿爹:“來個兩百斤?”

姜瑤搖頭,兩百斤磨成粉有一百多斤,看著挺多的,但是做成麵食,放在食肆裡三、四天就能賣光了。

姜阿爹:“那來五百斤吧。我回去牽驢車過來拉。”

終於來個識貨的,小二眉開眼笑:“好嘞,客官,這就給您稱。”

圍觀的人好奇問道:“這真的能吃。”

“可以。”

姜瑤說道,“泡軟了可以煮粥,乾的也能磨成面,做各種麵食。”

“就是,就是。”

在一旁裝袋稱重的小二忍不住附和道。

看到有人買,在猶豫要不要買的人也不猶豫了,“那給我來五斤嚐嚐。”

“我也來五斤回去煮煮試試,好吃明日再過來買。”

“我也來點,這黃澄澄看得挺好看的。”

蚊子再小也是肉,小二高興喊裡面的人出來幫忙。

買完包穀回到家,姜瑤先抓了一把喂老驢,不料老驢只吃的兩顆就不吃了。

姜阿爺在一旁看著,“是不是太硬了,老驢不喜歡吃。”

“可能是,先泡水吧。”說著舀了一碗用溫水泡上。

到了年初三,早上起來沒有下雪,吃過早食,姜瑤便提議道:“爺奶,咱們也去聽戲?”

盛京城裡娛樂生活挺多的,除了看街頭的賣藝雜耍,還能看瓦肆、勾欄和教坊裡的表演。

瓦肆是盛京城裡大型的、大眾的享樂消費娛樂場所集中地。

裡面設有表演觀演的場所勾欄,有各種豐富的曲藝說唱雜技等表演,相當於現世說的戲院。

而教坊則是宮廷的音樂機構,管理的是宮廷俗樂的教習和演出,裡面也是吹拉彈唱,不過她們進不去。

她昨日在巷子裡聽了一耳朵那些老太太的嘮嗑,說哪家勾欄棚的戲唱得最好。

她阿奶坐在一邊聽的入迷,姜瑤便想著也帶她們去聽聽戲。

“好啊。”姜阿奶聞言也不收拾東西了,“我去換身衣裳,咱們就走。”

姜阿爺聽了也高興,他還沒聽過戲呢。

“姐,我也一起去?”

“去,都一起去。爹孃大哥也一起去。”姜瑤揮手說道。

姜阿爹:“好啊,我們也去見見。”

姜恆搖頭,“我就不去了,我留下看家,你們去吧。”

他要回房讀書。

“行,那我們走吧。”

於是一行人浩浩蕩蕩來到長青街的瓦肆,這是是一間佔地很大的宅子。

裡面勾欄大的、小的有好幾座,他們買了票去蓮花勾欄。

勾欄是看棚、樂棚、露臺一體的,內有戲臺、後臺、著系和神樓。

下一場戲還沒開場,裡面已經坐滿人,她們人多買的票多,就在戲臺下佔了一桌。

落坐不一會就要小二過來倒茶水和送來一碟花生瓜子。

很快,戲就開場了,小生先上場,唱了一段,之後花旦上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