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讓爹揹著我走八十六級臺階 (第1/2頁)
我的父親是瓦匠作曲作詞是誰 俺叫劉可樂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黃錦宣讀了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大明景王朱栽圳,自小頑劣不堪,學無所成,才疏德薄。實不配保留一字王號。現降為景川王。欽此。”
聖旨宣讀完畢。裕王黨一夥人懸著的心放下來了。
大明王號,分為一字王與二字王。一字王乃是親王,二字王則是郡王。
將朱栽圳降為郡王,等於是昭告天下,朱栽圳已經沒有資格競爭儲君之位了!大明的儲君只有一位,那就是裕王!
徐階等人大喜過望。
好啊,自今日起,裕王的儲君之位穩如泰山!我們這些人在他登基後就都成了從龍之臣。到時候徹底剿滅嚴黨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
至於朱栽圳,一個等著被重病折磨致死的二字郡王而已。他已經不算是威脅。
朱栽圳心中,亦是竊喜:呵,我的父皇不愧玩弄權謀的高手!他已經猜到,我若回京,裕王黨人一定會想盡辦法整死我。他把我降為郡王表面上是懲處,實際上是保護!
這種巧妙的保護方式,實在是高明至極!
宣完旨意,徐階直接起身:“景川王殿下。郡王入京,無需內閣次輔親迎。臣先走了。”
徐階是裕王黨的領袖。他一走,裕王黨官員們紛紛起身離開。
裕王看了一眼弟弟朱栽圳:“保重。”
說完裕王也走了。
嚴黨的官員本就沒來。裕王黨又一鬨而散。偌大的正陽門顯得空蕩蕩的。
冬天的冷風吹過幾片枯葉,朱栽圳的入城儀式冷清無比。
朱栽圳的八人抬輿進了正陽門。黃錦忽然說:“殿下,皇上另有一道旨意,說讓奴婢等您進了正陽門再宣。”
朱栽圳心裡咯噔一下:父皇多疑善變,別是改主意,不讓我進京了吧?
黃錦道:“殿下,皇上說了,這道聖旨您可以坐在抬輿上接。”
隨後黃錦展開黃摺子聖旨,高聲道:“有上諭,由黃錦接景川王入永壽宮養病!”
朱栽圳心裡一陣激動:我已有整整十年沒見過父皇了!
父皇篤通道教。之前他最寵信的道士是陶仲文。
父皇的孩子大部分早夭,他詢問陶道士原因。陶道士答:二龍不能相見。
父皇不信,在我二哥的大婚典禮上見了他一面。誰知二哥過了不到一個月就暴病而亡。
自那時起,父皇就深信二龍不能相見的說法。對有機會繼承皇位的兩個兒子——我和三哥避而不見。
父皇宣我入永壽宮治病,有兩個原因。其一,他太孤獨。五十四歲的老人,獨居宮闈之中,無子孫相伴之樂——他想我了。
其二,他已經徹底打消了立我為儲君的念頭。我不再是儲君人選,就不是龍。二龍不能相見的說法,與我無干。
總之,到父皇身邊去“養病”,對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想到此,朱栽圳道:“有勞黃公公,前面引路。”
八人抬輿進了皇宮,一直西行,來到了永壽宮。
朱栽圳回憶著史書:永壽宮乃內廷西六宮之一。本來是嬪妃們的居住之所。父皇認為這裡幽靜,自嘉靖二十一年的宮女行刺事件後,心有餘悸的他便從乾清宮搬到了這裡。
後人有些史盲總以為乾清宮是清朝獨有。其實不知,早在太祖爺應天建國時,應天皇宮中就有乾清宮。
八人抬輿終於來到了永壽宮大殿的門口。黃錦道:“殿下,我攙您入殿吧。”
“不成!孤要步行入殿,拜見父皇。任何人都不要攙扶!”
一場好戲上演!朱栽圳在現代,為了多認識幾個漂亮小姐姐,參加了蔥省師大戲劇社,算半個業餘演員。
他此刻要表演的角色,是一個病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