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後,益州
恭親王不愧是皇帝唯一的親弟弟,也是他最受寵的弟弟。
自從聖上下旨將恭親王的封地從端州換至益州時,世人便明白了。
不過恭親王的受寵與益州的繁華在別的州的百姓心中,是可望而不可即,知道但不明白真實意義。
相對的是,益州的百姓,尤其是見過新的恭親王王府的益州百姓更能明白當今聖上對恭親王的愛重。
本朝親王本就地位崇高,自然他們所居住的府邸也是繁雜龐大的。
但益州的恭親王府與以往的親王府有所差異,不僅在原本親王府的基礎上擴建,使所佔面積更大房屋更多可達千間,其構造格局甚至仿造了京城皇宮的模式。
從地圖上看去,恭親王府已經不能算作是一個府,更像是一座城。
且陛下恩典,特例恭親王府也可向其他城池一般在城外修建護城河,如此這般,讓天下人瞠目結舌。
知道陛下寵弟弟,可從未見過破例如此多如此寵的。
自益州恭親王府建成後,朝野上下連給皇帝的請安摺子都不可避免地恭維聖上仁厚。
而恭親王府的主人恭親王、話題的焦點、眾人豔羨的物件,卻是滿心苦澀有苦說不出,王府中能與他感同身受的便是與他商量過謀逆計劃的王妃以及心腹謀士,其餘王府的姬妾奴僕在端州時便是喜氣洋洋。
恭親王每每看到,都在心中暗罵他們蠢貨。
他不是沒有想過在宣旨的公公達到之前反了,但發現計劃匆忙,朝中收買的人不是還未登上高位就是在這三年皇帝的排除下落馬,連錢財兵器都遠遠不夠武裝一條可以閃擊城池的隊伍。
甚至他連起義的名頭都沒有,這三年更沒有天災人禍讓他問責皇帝讓其下罪己詔的的機會。
可恨!連老天都站在皇帝那邊。
三年已過,被圈在端州恭親王府的恭親王一家終於有了外出遠門的機會,實際上不過是從一個牢籠換到一個更富貴的牢籠。
這些是隻有恭親王府才有的煩惱。畢竟對於那些吃不好穿不好還會被貴族欺負的普通百姓而言,恭親王過的生活是他們求幾輩子都求不到的。只是不能出門要被圈起來,但滿足一切物質要求過富貴生活,不能出門這點要求根本不算什麼。
說是煩惱,可當在皇帝派來的人的護送下,經過長途跋涉來到益州恭親王府的王府眾人還是會被驚到。
因為除王爺王妃以及幾個受寵的孩子進過皇宮,見識過世間最富麗堂皇之地,其他人都是端州恭親王府已是見過最像神仙宮殿的一處。如今見到更龐大有護城河宛如一座真正城鎮的恭親王府其他人都不敢置信。
先前到的一部分服從和王府官員已經把新王府收拾的妥妥當當,只等王爺等人入住。
恭親王站在恭親王府前,最後一次呼吸著王府外的新鮮空氣,在其他人都有條不紊的安排主人的入住時。他正與護送隊伍的首領李首領客套。
“李首領辛苦,本王已到益州,首領也是護衛完成了。”
說著想讓旁邊的太監為這位首領送上些小禮物。
誰讓這李首領也是未來看守親王府的首領,不能交惡。
李首領極其正義地阻止了上前的太監,義正言辭:“不過是遵循聖上的意思,任其職盡其責。末將愧不敢當。”
能被派來看管親王的李首領是皇帝的心腹,他看著老實沒心眼可不是傻,一個正統皇帝和一個無多大勝算的親王他知道選誰。
況且他已是皇帝的心腹,在親王府苦守幾年回京前途一片光明。
跟著恭親王,他若成功了地位會不會更高不知道,但他知道一臣不事二主,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
恭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