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雲在李家屯呆了要有十多天,直到還有三天就要過小年了,李青雲他才和李十月告別。

他說自己是有件要事必須去做,勞煩李十月在他回來之前照顧李鳴風。

“李娘子,你放心,上元節之前,我指定來接鳴風離開。

若是你收到九娘那邊兒的來信,只管告訴她們我很好,去辦些事,辦完了我就回來。”

李十月對於李青雲要去辦的事不欲探究,她與嚴九娘是有交情,和嚴雪菲以及李鳴風也因著嚴九娘而有了交集;而對於李青雲,本就更是隔了一層的關係的了;

再加上李青雲是長者,她自是不好去過問別人的事兒。

既然李青雲不說,那麼就說明李十月沒必要知道。

所以,對於李青雲的話,李十月只是點頭應下,並回話道:“觀主放心,這半個多月來,王府都沒想起我這邊;

不是他們壓根兒沒想起我這個人,就是他們必定是被什麼事兒給絆住了,沒空兒管我們救九孃的事兒了。

李道長在此處必定是安全的!

哪怕回頭有兵士查到我這兒,大將軍那邊兒的馬副將與我是熟識,他並未跟著大將軍去巡邊,若是有什麼人要來,馬副將必是會通知我的。

觀長放心就是!”

李青雲在李家屯把驢車和驢還有上頭的貨物都賣了,李十月本想送他狗拉雪橇離開,哪裡知道李青雲拒絕了她,他也沒走官道,竟是直接就上了山。

寒冬臘月天,直接揹著一個行囊帶了些吃食和火摺子九那麼上了山!

翌日,李十月也帶著人趕著車出了李家屯上了官道往三山縣去。

她的最終目的地是府城,不過是在經過三山縣的時候,她獨身去了興盛樓,給裡頭的掌櫃的留下了一封信。

這封信其實是信中信,頭層信是留給金掌櫃的,然後第二層信是拜託金掌櫃走陸路送給已經到了東牟的嚴九孃的。

這已經是李十月回到李家屯後第二次給興盛樓的金掌櫃送信了。

只這冬日裡,海上行船不得,走陸路總是要慢許多的。

所以,李十月送出去的信,她尚未得到來自嚴九孃的反饋。

但該送還是得送,總不能斷了聯絡。

這一回,李十月帶人來府城,除了送炭和紙之外,也就是為了年節而出來採買就是了。

這一年的雪當真是比去年下得多,還未到臘月底,下得那能沒過小腿肚的大雪都已經有三次了。

李十月讓李望水去請教會看天的老把式,老把式說照這樣子來看,來年春耕的日子得往後延上十天半月的不說,更可能是明夏得比今年更旱!也就是說,這個冬季會更長一些的了。

為了以防大雪封山造成諸事不便,這一回李十月打算在府城多停留兩日,各種物什都多采買一些,有備無患。

至於給劉潭和王府送年禮的事兒,那是半月之前就弄完了的。

不過,該去刷臉的事兒,李十月還是會去幹的。

這不,她就拎了簡單的四樣禮和李秋天登門將軍府了。

在二門口略等了一會子,叫白露的婢女就請了李十月和李秋天兩人去偏廳敘話。

令李十月有些意外的是,她竟然在此看到了劉潭!“將軍回來了!”

給劉潭和蔣慧君見了禮,李十月就和李秋天坐下了,謝過了蔣慧君的倒的茶,李十月就把月餘前從三山縣官驛裡頭營救嚴九孃的事兒都一一說給了劉潭和蔣慧君聽。

“.就是如此,李觀主此去為何,我卻是不知了。

我給興盛樓送了信,只這季節,海上不行船,少說得來年三月開春了才會走船,也不知我那訊息何時才能讓九娘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