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的時候,李十月坐在上首主位上,就面色很是嚴肅了。

當然了,作為領導者,在正式場合裡頭,笑嘻嘻的也是不怎麼合適的。

李十月對著李秋天和李夏天點點頭,她們姐妹兩人就把李十月提前準備好的寫了接下來他們要做的事兒的清單發給了在座的眾人。

一回生二回熟,有了上次秋收時聽李十月安排這做活的事兒在,眾人這回就已經很是熟練的接過了那密密麻麻寫了字的紙去看了。

蔣淮也被李十月請了過來,畢竟這段時日以來,劉家屯的眾人能看得懂文書,會寫自己個兒的名字,能算懂自家的賬,還都得多賴蔣淮的付出。

這一回請蔣淮來,蔣淮倒是沒有學上回那般推辭了,不知道是因著知道了李十月有了官身的緣故,還是他考慮到其他什麼的了。

總之,蔣淮這會子也接過李夏天笑著遞給他的一張紙,低下頭就往這寫滿了字兒的紙上看了過去。

寫在最前頭是燒炭場,這個炭場蔣淮他自是知道的。

自從麻子他們在大黑山腳底下按著李十月給的法子一步步試驗燒出了木炭之後,進了冬月後,學堂裡頭就得了木炭的份額。

苦誰都不能苦孩子。

李十月為了預防炭毒,還花了大錢從府城請了匠人給學堂打造了一架爐子,把那煙氣通到外頭去了。

且供給學堂的炭是麻子他們燒出來的最上等的無煙炭,這種燒起來煙氣幾近於無,還自帶一股子松木的清香。

當然了,作為學堂裡頭唯一的先生,麻子他們還特意在問了蔣淮後,專門按著蔣淮給的地址給蔣家送去了一車炭去。

本來這車炭,麻子他們是不打算要錢的。

不過,蔣家人是講究人,就一定是要給錢的。

麻子他們實在拗不過,就只收了市面上的五成價,另一半算是看在蔣淮的面子上贈送的。

至於這木炭,李十月早就安排人去府城裡給將軍府送去了兩大車去了。

這討好人的事兒,必須想在前頭,得日常就刷好感,不然臨到頭來再去刷,那可顯得不夠親近,哪裡好開口求人辦事呢?

蔣淮看著這上頭寫得有關炭場的事,他看李十月在上頭寫著,除了互市之外,在開春之前,他們劉家屯的主要買賣就得是這炭了。

畢竟,安東苦寒,雖然村子裡能燒火炕,但城裡大多都是睡床的,城裡人就得燒炭來取暖。

所以,劉家屯出的炭那是絕對不愁賣不出去的。

令蔣淮意外的是,在這炭場之下,李十月竟是緊接著就寫了種樹的事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