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譯文】
受到寵愛或羞辱都感到驚恐,把大禍患看得如同自身一樣珍貴。什麼叫做受到寵愛或羞辱都感到驚恐呢?寵愛是卑下的,得到它會感到驚恐,失去它也會感到驚恐,這就叫受到寵愛或羞辱都感到驚恐。
什麼叫做把大禍患看得如同自身一樣珍貴呢?我之所以會有大禍患,是因為我有這個身體,如果我沒有這個身體,我還會有什麼禍患呢?
所以,能夠像看重自已身體一樣看重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寄託給他;能夠像愛護自已身體一樣愛護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
【故事】
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一位名叫子虞的年輕謀士,他才華出眾,智謀過人,深受楚王的賞識,年紀輕輕便已在朝堂嶄露頭角。
一日,楚王在朝堂之上當眾誇讚子虞的一篇策論精妙絕倫,見解獨到,還賞賜給他許多珍寶綢緞,並承諾日後定會委以重任。子虞受寵若驚,他手捧賞賜,歸家途中,心潮澎湃,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未來飛黃騰達的景象。回到家中,他將賞賜小心翼翼地收好,對前來道賀的親友們言語間也多了幾分得意,甚至開始謀劃著如何憑藉楚王的寵愛進一步擴大自已的權勢。
然而,好景不長,沒過多久,朝堂之上風向突變。因鄰國的局勢變化,楚王不得不重新調整戰略,採納了另一位大臣的建議,子虞的方案被暫時擱置一旁。不僅如此,在一次商議國事時,一位與子虞有嫌隙的大臣藉機向楚王進讒言,暗指子虞年輕氣盛,經驗不足,上次的策論不過是運氣好罷了。楚王聽後,微微皺眉,雖未當場斥責子虞,但此後對他的態度明顯冷淡了許多。
子虞頓時如墜冰窟,從眾人追捧的寵兒淪為備受冷落之人,他內心惶恐不安,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深恐自已前程盡毀。家中原本門庭若市,如今卻門可羅雀,這巨大的落差讓他幾近崩潰。
一日,子虞心灰意冷地在集市閒逛,偶遇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老者見他面容憔悴,神情落寞,便上前詢問緣由。子虞如實相告,老者聽後,微微一笑,說道:“年輕人,你可曾聽聞《道德經》所言‘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你如今這般患得患失,只因將自身的榮辱得失看得過重。楚王的一時寵愛,並非你所能掌控,你卻為之欣喜若狂;如今失寵,又陷入絕望,實在是不明智啊。”
子虞聽後,若有所思,又聽老者繼續說道:“再者,‘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你若能放下對自身名利的執念,將心思放在為國為民之上,又何懼這朝堂上的起起落落呢?”
子虞如夢初醒,他向老者深深一揖,拜謝教誨。回到家中,他閉門反思數日,終於想通。此後,子虞不再糾結於楚王的寵愛與否,而是潛心鑽研治國之策,關注民生疾苦。他常常深入民間,瞭解百姓的需求,將收集到的資訊整理成冊,呈遞給楚王,為國家的發展建言獻策。
日子一天天過去,楚國境內遭遇了一場罕見的洪災,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子虞主動請纓,前往災區賑災。他帶領百姓修築堤壩,分發糧食,日夜操勞,全然不顧自已的安危。在他的努力下,災情逐漸得到控制,百姓們對子虞感恩戴德。
楚王得知此事後,對子虞大為改觀,重新重用他。而此時的子虞,面對楚王的再次賞識,寵辱不驚,只是謙遜地謝恩,繼續為楚國的繁榮昌盛盡心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