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 累累兮,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兮若無止。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譯文】
應諾和呵斥,相差有多遠?美好和醜惡,又相差幾何?人們所畏懼的,不能不有所畏懼。這風氣從遠古以來就是如此,好像沒有盡頭的樣子!
眾人都興高采烈,如同享受豐盛的筵席,如同春天裡登臺眺望美景。唯獨我淡泊寧靜,無動於衷。混混沌沌啊,如同還不會笑的嬰兒;疲憊閒散啊,好像浪子沒有歸宿。
眾人都富足有餘,唯獨我卻像有所遺失。我真是有一顆愚人的心啊!世人都精明靈巧,唯獨我卻糊里糊塗。世人都清清楚楚,唯獨我卻昏昏沉沉。
遼闊深邃啊,像大海一樣;飄忽不定啊,沒有止境。眾人都各有施展才能的地方,唯獨我卻愚笨又鄙陋。我唯獨與眾人不同,而重視從 “道” 中汲取滋養。
【故事】
在繁華熱鬧的郢都,有一位名叫墨塵的年輕書生,他生在一個詩書世家,自幼飽讀詩書,卻對世俗的功名利祿有著與眾不同的看法,深受《道德經》的影響。
彼時,郢都的大街小巷總是熱鬧非凡,市集上人頭攢動,各種珍奇異寶琳琅滿目,引得眾人駐足觀賞、競相購買。達官貴人們常常舉辦奢華的宴會,珍饈美饌擺滿一桌,如同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人們在這樣的場合中,互相攀比、阿諛奉承,只為能結交權貴,謀取更高的地位與財富。
墨塵有幾位同窗好友,他們每日熱衷於穿梭在這些權貴之間,對上位者的指示唯唯諾諾,哪怕只是一聲輕 “唯” 或是帶著討好的 “阿”,都要拿捏得恰到好處,生怕得罪了人,錯失晉升良機。他們眼中閃爍著對功名利祿的熾熱渴望,堅信這就是人生的正途,追逐著世人所認為的 “美”—— 高官厚祿、榮華富貴,唾棄著被視作 “惡” 的貧困與平凡。
然而,墨塵卻獨樹一幟。當眾人都忙著攀附權貴時,他卻常常獨自漫步在郊外的山林間,靜靜地感受著大自然的韻律,內心如 “我獨泊兮,其未兆”,不為外界的喧囂與誘惑所動。他看起來混混沌沌,好似不諳世事,如同 “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對世俗的名利規則毫不在意。
有一回,同窗好友拉著他一同去參加一位高官的生辰宴,希望他能借此機會結識權貴,為仕途鋪路。宴會上,眾人歡聲笑語,高談闊論,炫耀著自已的學識、財富或人脈,個個都想在高官面前表現得精明能幹,“俗人昭昭,俗人察察”,他們察言觀色,不放過任何一個討好的機會。
墨塵置身其中,卻只覺格格不入。他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急切地表現自已,只是默默地坐在角落裡,眼神平靜而淡然,仿若周圍的一切都與他無關。在眾人眼中,他顯得愚笨又遲鈍,“我獨頑且鄙”,既不懂如何巧妙地迎合權貴,獲取好處,也沒有可以炫耀的財富或地位,彷彿與這個熱鬧的世界脫節。
宴會結束後,好友們紛紛埋怨他錯失良機,不懂世故,墨塵卻只是微微一笑,並不辯解。他深知,自已所追尋的 “道”,與世俗的追求大相徑庭。在他心中,那些眾人所畏懼、追逐的東西,固然有其影響力,但他更敬畏的是自然之道、內心的寧靜,“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回到家中,墨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