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夢龍在盧象升這裡蹭了一頓飯,兩個人徹夜長談,有說不完的話題,直到三更天了才睡下。

第二天,城門開了,盧象升帶著楊夢龍入城,前往兵部辦理軍籍。一起入城的還有方逸之和吳永,進了城之後就分開了,吳永回宮交差,方逸之前往吏部報到,疏通關係,沒辦法,誰讓吏部捏著全國官員的任免大權呢?得罪了他們你就完蛋了。

京城作為帝國的首都,擁有百萬人口,別說放在全國,哪怕是放在全世界,也是數一數二的大城市。這裡是整個帝國的神經中樞,全國最優秀的人才在這裡展開角逐,試圖奪得整個帝國的統治權,一展胸中宏圖;大批年輕的、富有朝氣的人才透過科舉脫穎而出,滿懷著理想進入帝都,試圖實現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兩百多年的積累下來,京城中早已是大大小小的官員多如狗,到了北京,才知道自己官小,錢少。不必說,這是一座魔法般的城市,帝王的霸氣在這裡彰顯無遺,整個帝國的財富和美物往這裡彙集,堆砌起了這座夢幻之城。然而,經歷了近三百年的風霜之後,洪武大帝追亡逐北不滅元廷誓不罷休的雄烈,永樂大帝六師屢出橫掃大漠的決絕,早已煙消雲散,時光老人正用那雙枯瘦的、遍佈老人斑卻依然靈活的雙手,慢慢的,一點點的將這座城市的榮光剝落,撕碎,留給北京的,只有日薄西山江河日下的恐懼,和風雨飄搖的淒涼。現在的北京城已經成了一個怪物,外城乞丐難民遍地,嗷嗷待哺,每天不知道多少人凍死餓死,內城卻歌舞昇平,夜夜笙歌,彷彿根本就不是同一個世界!紈絝子弟的高頭大馬和達官顯貴的香車在城裡橫衝直撞,為了生存苦苦掙扎的平民麻木的躲在一邊看著,漠然看著他們的背影,彷彿一群沒有靈魂的泥偶,連表達自己憤怒的權力都沒有了。

楊夢龍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對盧象升說:“這地方真的叫人透不過氣來!”

盧象升沉重的點了一下頭,也不多說,帶著楊夢龍加緊趕路。北京城可不小,不抓緊時間很難按時到達兵部。

吳永回到宮中,崇禎已經退朝了,正在批閱奏章。這位年輕的皇帝案頭上永遠都擺著一撂撂怎麼批都批不完的奏章,他已經拿出了朱元彰那樣的玩命精神來,還是忙不完,好在秉筆太監們還能幫忙分擔一些,不然他非累吐血不可。

吳永一跪到地,恭聲說:“萬歲爺,奴婢回來啦!”

崇禎慢慢的從快把他淹沒了的奏摺堆裡抬起頭來,打量一眼吳永,見他風塵僕僕的,嘴角多處被風吹得開裂,顯然這一趟並不輕鬆。年輕的天子聲音還算溫和:“這一路你辛苦啦,起來說話吧。”

“謝萬歲爺。”吳永又嗑了一個頭,恭恭敬敬的站了起來。

崇禎的頭又埋進了奏摺堆裡,隨口問:“差事都辦妥了吧?”按說任命一個小小的知府,一個比知府還要小的千戶,還不夠格讓天子親自垂問,不過方逸之和楊夢龍不一樣。建奴肆虐京畿,明軍連戰連敗丟城失地之際,這兩位橫空出世,帶著一群衛所官兵和鄉勇痛毆建奴,配合盧象升殺光了建奴三個牛錄,為他保留了最後一絲顏面,崇禎對這兩位也就有了深刻的印象,關心一下他們的事情也是情理之中。

吳永說:“奴婢帶著緹騎,一路披星戴月抵達定興,向方逸之和楊夢龍宣讀了聖旨,楊、方二人感激涕零,都說皇恩浩蕩,粉身碎骨也難報萬一……”

崇禎在一份奏摺上批了一行小字,說:“這些恭維的話就不要再說了,給朕說說方逸之和楊夢龍都是什麼樣的人吧。帶著一群烏合之眾就敢迎戰建奴,他們肯定不是普通人。”

吳永說:“方大人溫文爾雅,勤於政事,兩袖清風,定興百姓莫不對他交口稱讚,說他是少有的好官。依奴婢之見,這或許有些許誇張之辭,但是方大人勤於政事,勇於任事卻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