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夢龍來了興趣:“你快說說看,你有什麼辦法?如果辦法切實可行的話,有賞!”

風水先生興奮的說:“小人早年曾去過四川自貢一趟……”

楊夢龍有點驚訝:“你還去過四川?”

風水先生說:“做我們這行的四海為家,天南地北都去過,要是隻窩在一個地方,非得餓死不可。”

楊夢龍說:“原來是這樣……那你說說看,你跑到四川自貢去幹嘛?”

風水先生說:“自然是幫當地人找井位了。自貢地下鹽脈很旺,如果能找準井位,一口井打下去,就能打出囟水,然後用囟水煮成鹽,就變成錢了。自貢產的鹽奇白如銀,沒有半點雜物和異味,味道極佳,比起海鹽來不知道強了多少倍,只是鹽井數量有限,產量少,所以賣得很貴,吃得起的人並不多。”

那位成功賺到二十兩銀子的風水先生表示贊同:“這是真的,小人在湖北就買過一次自貢產的井鹽,不管是色澤還是味道都比粗黑苦澀的海鹽強太多了。”

這年頭的海鹽無非就是把海水引入鹽田暴曬,海水被曬乾,就留下了鹽,然後就可以拿去賣了,並沒有像現代的鹽那樣進行深加工去掉那種澀味,再加入碘、鈉等元素,使之變得像雪一樣白淨。海鹽又粗又黑,還帶有不少沙子之類的雜物,很難吃,不過勝在便宜,老百姓都吃這種鹽。有錢人是不吃海鹽的,他們吃什麼?吃井鹽或者青鹽。青鹽也就是青海那邊的產的鹽,要麼是在鹽湖裡割的,要麼是從地下開採的岩鹽煮的,賣相和味道都比海鹽高了幾檔。而自貢產的井鹽就更了不起了,這可是在幾百米深的地下采出來的,雜質極少,而且在煮的時候還要加入豆漿過濾雜質和增色調味,精湛的開採工藝和對味道的精益求精使得鹽成了自貢的名片,“吃在四川,味在自貢”,沒有自貢的鹽,川菜的美味怕是要大打折扣了。不過這年頭自貢的鹽一直是奢侈品甚至皇家貢品,普通老百姓是萬萬吃不起的,只能在心中嚮往罷了。

楊夢龍心裡一動,一個想法冒了出來,卻不動聲色,繼續問:“你是說你去過自貢幫人家找井位是吧?這跟解決我現在的難題有什麼關係?”

風水先生興奮的說:“當然有關係!小人在自貢看到,當地人挖的是一種小口深井,整個井口只有這麼大一點,卻足有百丈甚至數百丈之深……”

楊夢龍不信:“吹牛吧?這麼深,怎麼把水提起來啊?”

風水先生說:“小人當時也覺得奇怪,就去問他們,他們說用楠竹接成幾百丈長的竹管,一節節的深入到地下,井口完全封閉,造一個吸筒狀的東西,有人日夜的壓動吸筒,就把幾百丈深處的地下囟水給抽上來了……”他一邊說一邊撿了一根樹枝,在地上畫出那東東的形狀,“那種吸筒井大概就是這麼個模樣……大人,它連幾百丈深的地下囟水都能抽上來,要把幾丈深的水抽起來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楊夢龍仔細看著那畫得奇形怪狀的圖案,一拍腦殼,這不就是手壓吸筒井嘛,農村裡多的是!這種井有兩個好處,一來是取水方便,二來井口完全封閉,避免了牲畜和小孩子掉進井裡的危險,這麼簡單的東西,自己怎麼就沒想到呢?他一巴掌拍在那位一臉猴子獻寶的表情看著自己的風水先生肩膀上,直接將人拍翻:“你這主意不錯,幫我解決了大問題了!行,等今天忙完了,我請你喝酒!”

風水先生大喜過望:“多謝千戶大人!”

楊夢龍說:“不用謝,不用謝,你幫了我的忙,我就要給你報酬,這天經地義。”把風水先生拉到一邊,壓低聲音問:“你說你跑到自貢幫人家找井位,有沒有找成?”

風水先生有些沮喪:“小人找了兩個井位,打下三十丈就出水了,可惜出來的是井水,不是囟水,差點讓鹽工給扔進井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