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看著虔誠跪拜的所有水獺,越發確定。

“咱們人類建造祭壇,是為了祈福。”

“不管是拜天拜地,還是拜神仙,都是如此。”

“而水獺,也一樣!”

“當魚兒稀少時,它們會繼續祭拜,希望能夠捕到魚,從而填飽肚子。”

“當魚兒捕捉的太多時,它們會將一些魚擺放在祭臺前,當做祭品。”

“且水獺的這種行為在古代就已經存在。”

“《禮記》、《周叔》等都有記載。”

“古人還會根據水獺祭拜,推算節氣。”

“唐朝時期,人們還會專門飼養水獺,幫忙捕魚。”

聽著秦安的講述,觀眾們越發震驚。

他們一度以為秦安又在忽悠。

可當搜尋後,震驚之餘,也只得接受。

“沒想到水獺祭拜在古代就存在了!”

“為什麼我今天才看到?”

“古人:一群沒見過世面的後輩!”

“古人好聰明,竟然可以透過觀察水獺的行為,推算節氣!”

“古人:我們是古人,不是傻人!”

“我們現在所學的很多知識,不都是古人留下來的嘛!”

“有道理!古人在有限的條件下,創造了很多匪夷所思的發明,還留下了很多經典詩文!”

“再看現在,誰能寫出古人那樣的詩文?”

“如果我在高考時候,寫出《滕王閣記》那樣的文章,第二天全國人民都會知道我的大名!”

“我記得康熙皇帝精通多國語言,還學會了微積分、幾何學呢!”

“沒錯!我們現在所學的很多公式,都是康熙當年翻譯的!”

觀眾們越聊越震撼。

與古人比起來,他們頓時感覺自己就是廢物。

秦安還補充道:

“有位著名的大詩人,還與水獺祭拜有所幹系。”

“這位大詩人就是李商隱。”

“他在寫詩的時候,喜歡引用一些典故。”

“從而需要翻閱很多書籍。”

“書籍越堆越多。”

“就像是水獺在搭建祭壇。”

“因此,獲得了一個外號:獺祭魚!”

觀眾們臉上的表情變得複雜起來。

他們知道李商隱。

也讀過李商隱的詩。

可還是第一次知道這個小故事。

以及李商隱的外號。

不得不說,這個知識真的很冷。

很多老師都不知道。

可秦安卻能娓娓道來。

且滔滔不絕。

這證明他知識淵博。

觀眾們羨慕不已。

又帥又能打,還懂得很多知識,難怪秦安經常將“放心”掛在嘴邊。

他能說出放心,就表明絲毫不慌,也能讓人安心。

經過今天這件事,以後不管遇到多麼嚴峻的事情,只要秦安說出放心二字,觀眾們不管多麼緊張,都會暫時鬆口氣。

“放心哥”這個綽號,正在一步步的得到驗證!

“你們繼續祭拜!”

“我要離開了!”

“不然無法在天黑之前趕到家!”

秦安練練道別。

他真的不能再做停留。

可……

曹操慌忙起身,再次將其攔住。

秦安歪著腦袋,盯著曹操。

一臉的不明所以。

曹操微微一笑。

“恩人,稍等!”

“馬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