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一個慌了神的隊友造成的破壞是不可想象的,所以魏教授必須先找個理由穩住他。

在這個年代,大學教授的名頭還是很有說服力的,阿扎提在聽過了魏教授的解釋後,這才半信半疑地從地上爬了起來。

“會放電的魚?世界上還有這種魚嗎?我沒讀過書,你們可不要騙我。”

“是真的有這種魚,”一旁的班長證實道:“雖然我也沒有見過,但國外的確有這樣的魚,聽說它們能將一頭大牯牛都給電翻呢!”

見邊防戰士都這麼說,阿扎提終於不再那麼慌亂了,但依然時不時地用敬畏的目光看向魏教授手裡的火瓢蟲。

魏教授也沒有再繼續“科普”下去,而是從揹包裡拿出一個準備用來存放考古素材的小盒子,將火瓢蟲的殘骸放了進去。

“我把這帶回學校去,請生物系的教授們幫忙研究一下,如果能找出它引發火焰的原理,說不定還能因此搞出幾個新發明呢。”

雖然魏教授這麼說意在繼續放鬆眾人的心情,但本身的話卻也沒有什麼問題,畢竟現今很多科技都是從自然界的動物身上獲得的啟發。

見魏教授收好了火瓢蟲,儘管知道希望不大,羅子航還是提議道:“要不我們就離開吧,反正那個浮凋也已經取下來了,萬一再來幾隻這種蟲子,我可沒法次次都將它們給拍下來。”

其他人頓時有些意動,畢竟魏教授分析得再科學,他們對這種詭異的蟲子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再加上身處雪山之內,邊防戰士身上的槍也用不了,所以儘早跑路其實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而魏教授其實也有些猶豫……

從理性角度考慮,羅子航的提議並沒有什麼問題,以他的考古經驗來說,在這種有可能會危及生命的情況下,先行撤離也是最正確的選擇。

可是……

魏教授看了看手中那塊剛剛挖出來的浮凋,這只是某個敘事型壁畫中的一角,僅憑這點東西,根本無法搞清楚這裡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在探索欲與求知慾的驅使下,他又十分想要繼續挖掘下去。

當然,他也可以選擇先退回去,然後等做好對付火瓢蟲的準備後再重新過來,但僅憑一具被打碎了的殘骸,天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找到它們的弱點,而且調配物資之類的也需要時間。

最關鍵的是,再過一段時間,崑崙山的氣候會變得更加惡劣,那個時候是絕對沒法過來的,必須等上起碼半年的時間,等天氣逐漸回暖才能重新回來。

“之前我們敲了半天的石壁,也沒有這種火瓢蟲過來,所以只要我們不去挖土,也不要靠近你們發現這些蟲子的地方,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在“探索欲”的影響下,魏教授做出了一個極為不智的選擇,而且為了安撫眾人,他還給出了一個看上去危險性很低的方案——

“你們看那塊石壁,被我們挖開的地方,明顯還有其他的浮凋碎片,所以我們不需要再冒險去找其他線索,加快速度把那些浮凋碎片給挖出來就好了。”

羅子航無奈地嘆了口氣,事情果然還是這樣發展了,那這塊石壁,也多半就是原著中被雪崩震出來的裂縫所在。

而其他人也都和被迷了心智一樣,明明擔心得嘴唇都在哆嗦,可就愣是沒有反駁魏教授的意思……

罷了,按照原劇情發展,我知道的還多一點兒,要是在回去的過程中又來些么蛾子,反而更加措手不及。

這麼想著的羅子航也就息了繼續幹涉劇情的想法,老老實實地跟著魏教授以及師兄師姐們,用小鏟子和小刷子在石壁上輕輕地“刮”了起來。

而負責護衛的幾位邊防戰士,則是警惕地面對著火瓢蟲所在的方向,防止真有其他火瓢蟲因為這裡的動靜被吸引過來。

羅子